和寄天选长官

作者:苏轼      朝代:宋朝
和寄天选长官原文
寓形宇宙间,佚我方以老。
流光安足恃,百岁同过鸟。
顷予萦网罗,文采缘自表。
自古山林人,何曾识机巧。
但记寒岩翁,论心秋月皎。
黄香十年旧,禅学参众妙。
虚怀养天和,肯徇奔走闹。
官居职事理,晨起何用早。
桐阴满西斋,叱吏供洒扫。
眷予东南来,野饭煮芹蓼。
葆光既清高,令尹亦高蹈。
相将古寺行,软语颓晚照。
公家不畸人,虚缘能自保。
卜筑嵩山阳,何当从结好。
中山饶胜景,一览未易了。
何时命巾车,共陟云外峤。
翻思筋力疲,不复追踊跳。
公诗拟南山,雄拔千丈峭。
形容逼天真,邂逅识其要。
藩篱吾未窥,敢议穷阃奥。
和寄天选长官拼音解读
xíng zhòu jiān
fāng lǎo
liú guāng ān shì
bǎi suì tóng guò niǎo
qǐng yíng wǎng luó
wén cǎi yuán biǎo
shān lín rén
céng shí qiǎo
dàn hán yán wēng
lùn xīn qiū yuè jiǎo
huáng xiāng shí nián jiù
chán xué cān zhòng miào
huái 怀 yǎng tiān
kěn xùn bēn zǒu nào
guān zhí shì
chén yòng zǎo
tóng yīn mǎn 西 zhāi
chì gòng sǎo
juàn dōng nán lái
fàn zhǔ qín liǎo
bǎo guāng qīng gāo
lìng yǐn gāo dǎo
xiàng jiāng háng
ruǎn tuí wǎn zhào
gōng jiā rén
yuán néng bǎo
bo zhù sōng shān yáng
dāng cóng jié hǎo
zhōng shān ráo shèng jǐng
lǎn wèi le
shí mìng jīn chē
gòng zhì yún wài qiáo
fān jīn
zhuī yǒng tiào
gōng shī nán shān
xióng qiān zhàng qiào
xíng róng tiān zhēn
xiè hòu shí yào
fān wèi kuī
gǎn qióng kǔn ào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寓身于宇宙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老去。虽然流光已经足够安慰,但百岁也像飞鸟一样匆匆而过。作者自述文采不俗,但与古代山林之士相比,还是缺乏机巧和智慧。然而,他仍然记得寒岩翁的心境,以及黄香十年禅修的经历。他保持着虚怀若谷的态度,不愿追求奔波和浮躁的生活。作者描述了他日常的清高生活,早起打扫西斋,东南方有朋友来访,一起煮野菜吃。他认为自己与尊贵的官府无关,但仍能保护自己。最后,他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向往,并期待有一天能驾车前往嵩山和中山,欣赏那里绝美的景色。在诗中,作者塑造了一个清高、虚怀若谷、对自然充满向往的形象。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和寄天选长官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寓身于宇宙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老去。虽然流光已经足够安慰,但百岁也像飞鸟一样匆匆而过。作者自述文采不…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寓身于宇宙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老去。虽然流光已经足够安慰,但百岁也像飞鸟一样匆匆而过。作者自述文采不俗,但与古代山林之士相比,还是缺乏机巧和智慧。然而,他仍然记得寒岩翁的心境,以及黄香十年禅修的经历。他保持着虚怀若谷的态度,不愿追求奔波和浮躁的生活。作者描述了他日常的清高生活,早起打扫西斋,东南方有朋友来访,一起煮野菜吃。他认为自己与尊贵的官府无关,但仍能保护自己。最后,他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向往,并期待有一天能驾车前往嵩山和中山,欣赏那里绝美的景色。在诗中,作者塑造了一个清高、虚怀若谷、对自然充满向往的形象。折叠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朝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详情

和寄天选长官原文,和寄天选长官翻译,和寄天选长官赏析,和寄天选长官阅读答案,出自苏轼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495337.html

诗词类别

苏轼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