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寄天选长官
- 寓形宇宙间,佚我方以老。
流光安足恃,百岁同过鸟。
顷予萦网罗,文采缘自表。
自古山林人,何曾识机巧。
但记寒岩翁,论心秋月皎。
黄香十年旧,禅学参众妙。
虚怀养天和,肯徇奔走闹。
官居职事理,晨起何用早。
桐阴满西斋,叱吏供洒扫。
眷予东南来,野饭煮芹蓼。
葆光既清高,令尹亦高蹈。
相将古寺行,软语颓晚照。
公家不畸人,虚缘能自保。
卜筑嵩山阳,何当从结好。
中山饶胜景,一览未易了。
何时命巾车,共陟云外峤。
翻思筋力疲,不复追踊跳。
公诗拟南山,雄拔千丈峭。
形容逼天真,邂逅识其要。
藩篱吾未窥,敢议穷阃奥。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寓身于宇宙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老去。虽然流光已经足够安慰,但百岁也像飞鸟一样匆匆而过。作者自述文采不俗,但与古代山林之士相比,还是缺乏机巧和智慧。然而,他仍然记得寒岩翁的心境,以及黄香十年禅修的经历。他保持着虚怀若谷的态度,不愿追求奔波和浮躁的生活。作者描述了他日常的清高生活,早起打扫西斋,东南方有朋友来访,一起煮野菜吃。他认为自己与尊贵的官府无关,但仍能保护自己。最后,他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向往,并期待有一天能驾车前往嵩山和中山,欣赏那里绝美的景色。在诗中,作者塑造了一个清高、虚怀若谷、对自然充满向往的形象。
- 背诵
-
和寄天选长官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寓身于宇宙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老去。虽然流光已经足够安慰,但百岁也像飞鸟一样匆匆而过。作者自述文采不…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寓身于宇宙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老去。虽然流光已经足够安慰,但百岁也像飞鸟一样匆匆而过。作者自述文采不俗,但与古代山林之士相比,还是缺乏机巧和智慧。然而,他仍然记得寒岩翁的心境,以及黄香十年禅修的经历。他保持着虚怀若谷的态度,不愿追求奔波和浮躁的生活。作者描述了他日常的清高生活,早起打扫西斋,东南方有朋友来访,一起煮野菜吃。他认为自己与尊贵的官府无关,但仍能保护自己。最后,他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向往,并期待有一天能驾车前往嵩山和中山,欣赏那里绝美的景色。在诗中,作者塑造了一个清高、虚怀若谷、对自然充满向往的形象。折叠 -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朝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和寄天选长官原文,和寄天选长官翻译,和寄天选长官赏析,和寄天选长官阅读答案,出自苏轼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495337.html
诗词类别
苏轼的诗词
- 《附江南本织锦图上回文原作三首》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九首暴雨初晴楼上晚景》
- 《留题显圣寺》
- 《太守徐君猷、通守孟亨之,皆不饮酒,以诗戏之》
- 《江城子》
- 《游灵隐高峰塔》
- 《临江仙·赠王友道》
- 《盐官绝句四首南寺千佛阁》
- 《浣溪沙》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