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希道少卿松局图

作者:苏辙      朝代:宋朝
吕希道少卿松局图原文
溪回山石间,苍松立四五。
水深不可涉,上有横桥渡。
溪外无居人,磐石平可住。
纵横远山出,隐见云日莫。
下有四老人,对局不回顾。
石泉杂风松,入耳如暴雨。
不闻人世喧,自得山中趣。
何人昔相遇,图画入纨素。
尘埃依古壁,永日奉樽俎。
隐居畏人知,好事竟相误。
我来再三叹,空有飞鸿慕。
逝将从之游,不惜烂樵斧。
吕希道少卿松局图拼音解读
huí shān shí jiān
cāng sōng
shuǐ shēn shè
shàng yǒu héng qiáo
wài rén
pán shí píng zhù
zòng héng yuǎn shān chū
yǐn jiàn yún
xià yǒu lǎo rén
duì huí
shí quán fēng sōng
ěr bào
wén rén shì xuān
shān zhōng
rén xiàng
huà wán
chén āi
yǒng fèng zūn
yǐn wèi rén zhī
hǎo shì jìng xiàng
lái zài sān tàn
kōng yǒu fēi hóng 鸿
shì jiāng cóng zhī yóu
làn qiáo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的山溪景象,叙述了作者在此隐居的生活和对于独处自得的感悟。在山溪之间,苍松挺立,水深不可涉,桥横其上。溪外无人居住,只有磐石可以平静地存在。远山纵横而出,云雾缭绕,四老人在下方对局,石泉喷涌而出,风吹松动,如暴雨般入耳。这里没有世俗的喧嚣,只有山中的自然之趣。作者曾经与人相遇,画作被编织成布帛,但现在隐居却畏惧被人知晓,所以错过了一些好事。最后,作者表示虽然空有憧憬,但尚能抛开一切去这个地方游玩,即使需要用烂斧子砍柴也在所不惜。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向往独处、追求宁静、厌倦尘世的心态。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吕希道少卿松局图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的山溪景象,叙述了作者在此隐居的生活和对于独处自得的感悟。在山溪之间,苍松挺立,水深不可涉,桥横其上…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的山溪景象,叙述了作者在此隐居的生活和对于独处自得的感悟。在山溪之间,苍松挺立,水深不可涉,桥横其上。溪外无人居住,只有磐石可以平静地存在。远山纵横而出,云雾缭绕,四老人在下方对局,石泉喷涌而出,风吹松动,如暴雨般入耳。这里没有世俗的喧嚣,只有山中的自然之趣。作者曾经与人相遇,画作被编织成布帛,但现在隐居却畏惧被人知晓,所以错过了一些好事。最后,作者表示虽然空有憧憬,但尚能抛开一切去这个地方游玩,即使需要用烂斧子砍柴也在所不惜。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向往独处、追求宁静、厌倦尘世的心态。折叠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年-1112年)汉族,字子由,宋朝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县)人,晚年自号颍滨遗老。苏轼之弟,人称“小苏”。苏辙是散文家,为文以策论见长,在北宋也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苏轼的才华横溢。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著有《栾城集》。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宋神…详情

吕希道少卿松局图原文,吕希道少卿松局图翻译,吕希道少卿松局图赏析,吕希道少卿松局图阅读答案,出自苏辙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492505.html

诗词类别

苏辙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