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秦观见寄
- 东家有贤人,西家苦相忽。
幽兰委冰霜,掩霭特未发。
春风限芳蕤,烂漫安可没。
东南信多士,人物世不阙。
考盘溪山间,自献耻干谒。
谁怜幽闲女,艳色比南越。
垂耳困盐车,捐金空买骨。
读书谢世事,闭门动论月。
予生亦羁旅,处世常卒卒。
谁令钓竿手,强复此持笏。
惟余七尺躯,空洞中无物。
时蒙好事过,解榻聊一拂。
野情乐江海,梦想扁舟兀。
隐居便醉睡,世路多颠蹶。
荣华一朝事,毁誉百年歇。
相劝沐咸池,阳阿曦汝发。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隐居在深山野林之中的生活场景和内心感受。诗中描绘了东家有才德之士,而西家却缺少英俊才子;幽兰虽经历冰霜,但仍未放出芳香;春风吹拂着盛开的花朵,华美的景象让人难以忘怀。东南地区聚集了许多才学高超之士,他们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世间无所不有。作者也因此前往考盘溪山,自愧不如,不敢拜见。然而,尽管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相对较低,作者认为即使是幽闲的女子,其美貌也可以与南越瑰丽的景象相媲美。作者自我反思,虽然身处世事纷繁的社会,但他选择读书而不是追求功名利禄,闭门谈论月亮。他感到自己像是一只被困住的“盐车”,不得不放弃金钱财富去追求更高尚的境界。由于荣华富贵和毁誉同时存在,作者决定隐居山林,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享受江海的美景。最后,作者呼吁同样有志隐居的人一起来沐浴咸池之水,接受阳光的照耀,共同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
- 背诵
-
次韵秦观见寄注释
【钓竿手】隐居者。唐杜牧《途中一绝》:“惆悵江湖钓竿手,却遮西日向长安。”宋陈师道《次韵苏公两湖徙鱼》之二:“我亦江湖钓竿手,误逐轻车从下瀨。”朱孝臧《洞仙歌·丁未九日》词:“浮云千万态,迴指长安,却是江湖钓竿手。”【七尺躯】躯。借指男子汉,大丈夫。《荀子·劝学》:“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晋陆机《挽歌诗》之二:“昔为七尺躯,今成灰与尘。”《岐路灯》第一○二回:“日落铺毡坐卧,双眸三寸烛,斗室七尺躯,养精蓄鋭,单等次日文战。”…展开【钓竿手】隐居者。唐杜牧《途中一绝》:“惆悵江湖钓竿手,却遮西日向长安。”宋陈师道《次韵苏公两湖徙鱼》之二:“我亦江湖钓竿手,误逐轻车从下瀨。”朱孝臧《洞仙歌·丁未九日》词:“浮云千万态,迴指长安,却是江湖钓竿手。”【七尺躯】躯。借指男子汉,大丈夫。《荀子·劝学》:“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晋陆机《挽歌诗》之二:“昔为七尺躯,今成灰与尘。”《岐路灯》第一○二回:“日落铺毡坐卧,双眸三寸烛,斗室七尺躯,养精蓄鋭,单等次日文战。”折叠次韵秦观见寄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隐居在深山野林之中的生活场景和内心感受。诗中描绘了东家有才德之士,而西家却缺少英俊才子;幽兰虽经历冰霜,…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作者隐居在深山野林之中的生活场景和内心感受。诗中描绘了东家有才德之士,而西家却缺少英俊才子;幽兰虽经历冰霜,但仍未放出芳香;春风吹拂着盛开的花朵,华美的景象让人难以忘怀。东南地区聚集了许多才学高超之士,他们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世间无所不有。作者也因此前往考盘溪山,自愧不如,不敢拜见。然而,尽管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相对较低,作者认为即使是幽闲的女子,其美貌也可以与南越瑰丽的景象相媲美。作者自我反思,虽然身处世事纷繁的社会,但他选择读书而不是追求功名利禄,闭门谈论月亮。他感到自己像是一只被困住的“盐车”,不得不放弃金钱财富去追求更高尚的境界。由于荣华富贵和毁誉同时存在,作者决定隐居山林,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享受江海的美景。最后,作者呼吁同样有志隐居的人一起来沐浴咸池之水,接受阳光的照耀,共同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折叠 -
苏辙
苏辙(1039年-1112年)汉族,字子由,宋朝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县)人,晚年自号颍滨遗老。苏轼之弟,人称“小苏”。苏辙是散文家,为文以策论见长,在北宋也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苏轼的才华横溢。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著有《栾城集》。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宋神…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次韵秦观见寄原文,次韵秦观见寄翻译,次韵秦观见寄赏析,次韵秦观见寄阅读答案,出自苏辙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491671.html
诗词类别
苏辙的诗词
- 《次韵子瞻渼陂鱼》
- 《次韵王适大水》
- 《雪中会饮李倅钧东轩三绝》
-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二十八金登径》
- 《舜泉复发》
- 《次韵子瞻招王蘧朝请晚饮》
- 《答孔武仲》
- 《题李公麟山庄图其十五观音岩》
- 《白鹇》
- 《次韵子瞻连雨江涨二首》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