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孔武仲三舍人省上

作者:苏辙      朝代:宋朝
次韵孔武仲三舍人省上原文
君不见西都校书宗室叟,东鲁高谈鼓瑟手。
偶然同我西掖垣,并立晓班分左右。
龙文百斛世无价,瓦釜枵然但升斗。
诸兄落落不可望,两季幸肯分余光。
大孔奋飞自南乡,联翩群雁相追翔,渠家冠盖尤堂堂。
次韵孔武仲三舍人省上拼音解读
jūn jiàn 西 dōu xiào shū zōng shì sǒu
dōng gāo tán shǒu
ǒu rán tóng 西 yuán
bìng xiǎo bān fèn zuǒ yòu
lóng wén bǎi shì jià
xiāo rán dàn shēng dòu
zhū xiōng luò luò wàng
liǎng xìng kěn fèn guāng
kǒng fèn fēi nán xiāng
lián piān qún yàn xiàng zhuī xiáng
jiā guàn gài yóu táng tá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写了两位文化水平很高的老人在一起演奏音乐和交谈的情景。第一句提到的“西都校书宗室叟”指的是在京城(即西都)任职为官员的老人,他在自己的家中演奏着古琴。“东鲁高谈鼓瑟手”则是来自山东东部的另一位老人,他在和宗室叟一起演奏音乐。 第二句描述了诗人自己也在场,与两位老人一起观赏并分别站在左右两侧。 第三句是赞扬宗室叟所演奏的曲子非常珍贵难得,就像是龙文(一种很珍贵的字体)一样值得珍藏;而东鲁高谈鼓瑟手演奏的曲子虽然不像宗室叟的曲子那么名贵,但仍然非常动听。 第四句说,我们这些普通人可能无法达到两位老人的高水平,但我们仍然能够获得一点点他们的余光,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好音乐。 最后两句描述了一个叫大孔的人,他是南方人,和一群雁一起飞翔在空中。渠家的房子很气派,大孔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整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文化和艺术氛围的场景,表达了对高雅文化的赞美和向往。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次韵孔武仲三舍人省上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两位文化水平很高的老人在一起演奏音乐和交谈的情景。第一句提到的“西都校书宗室叟”指的是在京城(即西都)任职为…展开
这首诗描写了两位文化水平很高的老人在一起演奏音乐和交谈的情景。第一句提到的“西都校书宗室叟”指的是在京城(即西都)任职为官员的老人,他在自己的家中演奏着古琴。“东鲁高谈鼓瑟手”则是来自山东东部的另一位老人,他在和宗室叟一起演奏音乐。 第二句描述了诗人自己也在场,与两位老人一起观赏并分别站在左右两侧。 第三句是赞扬宗室叟所演奏的曲子非常珍贵难得,就像是龙文(一种很珍贵的字体)一样值得珍藏;而东鲁高谈鼓瑟手演奏的曲子虽然不像宗室叟的曲子那么名贵,但仍然非常动听。 第四句说,我们这些普通人可能无法达到两位老人的高水平,但我们仍然能够获得一点点他们的余光,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好音乐。 最后两句描述了一个叫大孔的人,他是南方人,和一群雁一起飞翔在空中。渠家的房子很气派,大孔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整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文化和艺术氛围的场景,表达了对高雅文化的赞美和向往。折叠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年-1112年)汉族,字子由,宋朝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县)人,晚年自号颍滨遗老。苏轼之弟,人称“小苏”。苏辙是散文家,为文以策论见长,在北宋也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苏轼的才华横溢。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著有《栾城集》。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宋神…详情

次韵孔武仲三舍人省上原文,次韵孔武仲三舍人省上翻译,次韵孔武仲三舍人省上赏析,次韵孔武仲三舍人省上阅读答案,出自苏辙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491583.html

诗词类别

苏辙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