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朝
孔子原文
圣人道大能亦博,学者所得皆秋毫。
虽传古未有孔子,蠛蠓何足知天高。
桓魋武叔不量力,欲挠一草摇蟠桃。
颜回已自不可测,至死钻仰忘身劳。
孔子拼音解读
shèng rén dào néng
xué zhě suǒ jiē qiū háo
suī chuán wèi yǒu kǒng
miè měng zhī tiān gāo
huán tuí shū liàng
náo cǎo yáo pán táo
yán huí
zhì zuàn yǎng wàng shēn láo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意味深长,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总体而言,它表达了以下几个主题: - 圣人学问博大精深,普通人即使学习也只能得到微不足道的收获。 - 即便是传世名人孔子,也不能完全理解宇宙万物的奥秘,何况是我们这些渺小的生命。 - 桓魋和武叔(两位古代君王)因为自负心态,想要摇动天地之间最高的仙果,结果扰动整个宇宙的秩序。 - 颜回则是一位谦虚好学的学者,他一生都在追求真理和智慧,并且甘愿忘记身体的疲劳去追求更高的境界。 这首诗强调了谦虚和尊重知识的重要性,也警告人们不要因为自负和轻视学问而陷入困境。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孔子诗意赏析

这首诗意味深长,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总体而言,它表达了以下几个主题: - 圣人学问博大精深,普通人即使学习也只能得到微不…展开
这首诗意味深长,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总体而言,它表达了以下几个主题: - 圣人学问博大精深,普通人即使学习也只能得到微不足道的收获。 - 即便是传世名人孔子,也不能完全理解宇宙万物的奥秘,何况是我们这些渺小的生命。 - 桓魋和武叔(两位古代君王)因为自负心态,想要摇动天地之间最高的仙果,结果扰动整个宇宙的秩序。 - 颜回则是一位谦虚好学的学者,他一生都在追求真理和智慧,并且甘愿忘记身体的疲劳去追求更高的境界。 这首诗强调了谦虚和尊重知识的重要性,也警告人们不要因为自负和轻视学问而陷入困境。折叠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西)人。庆历二年(1042)进士,授签书淮南判官。仁宗嘉祐三年(1058),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书仁宗,提倡变法。神宗即位,任翰林学士兼侍讲,再次上书,力主革新。熙宁二年(1069),拜参知政事,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主持变法,积极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详情

孔子原文,孔子翻译,孔子赏析,孔子阅读答案,出自王安石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486524.html

诗词类别

王安石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