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浯溪碑一首

作者:王阮      朝代:宋朝
读浯溪碑一首原文
鲁恶吴同姓,唐嫌肃抚军。
仲尼讳不语,元结谤於文。
子固当承佼,臣其可讪君。
空令忠义士,叹息异吾闻。
读浯溪碑一首拼音解读
è tóng xìng
táng xián jūn
zhòng huì
yuán jié bàng wén
dāng chéng jiǎo
chén shàn jūn
kōng lìng zhōng shì
tàn wé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在叙述历史上的一些事件和人物。其中,“鲁恶吴同姓”指的是战国时期鲁国与吴国都有姓“姬”的贵族,但吴国认为鲁国的“姬”不如自己的高贵,“唐嫌肃抚军”则讲述了唐朝时期肃宗不满意抚军李元昊的事情。 接下来的两句:“仲尼讳不语,元结谤於文”,讲述了孔子对于谈论政治的避忌,以及唐代文学家元结因为言论被谴责。 “子固当承佼,臣其可讪君”则是说,作为一个忠诚的臣子,应该为国家出谋划策,而不是挑剔君主的过失。最后一句“空令忠义士,叹息异吾闻”则表示,虽然有很多忠诚正直的人存在,但是他们的声音却很少被听到,让人感到惋惜。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读浯溪碑一首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在叙述历史上的一些事件和人物。其中,“鲁恶吴同姓”指的是战国时期鲁国与吴国都有姓“姬”的贵族,但吴国认为鲁国的“…展开
这首诗是在叙述历史上的一些事件和人物。其中,“鲁恶吴同姓”指的是战国时期鲁国与吴国都有姓“姬”的贵族,但吴国认为鲁国的“姬”不如自己的高贵,“唐嫌肃抚军”则讲述了唐朝时期肃宗不满意抚军李元昊的事情。 接下来的两句:“仲尼讳不语,元结谤於文”,讲述了孔子对于谈论政治的避忌,以及唐代文学家元结因为言论被谴责。 “子固当承佼,臣其可讪君”则是说,作为一个忠诚的臣子,应该为国家出谋划策,而不是挑剔君主的过失。最后一句“空令忠义士,叹息异吾闻”则表示,虽然有很多忠诚正直的人存在,但是他们的声音却很少被听到,让人感到惋惜。折叠

作者介绍

读浯溪碑一首原文,读浯溪碑一首翻译,读浯溪碑一首赏析,读浯溪碑一首阅读答案,出自王阮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481078.html

诗词类别

王阮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