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慧上人见寄
- 别来六改岁,想遍江南山。
江南二百州,云水相往还。
秦望冠吴越,嵯峨俯尘寰。
法华在其侧,参差拥高鬟。
幽花自芬芳,好鸟时绵蛮。
传闻发梦寐,登览忘劬艰。
去年谒老聪,默坐焚金颜。
铁然狮子吼,顿觉醒冥顽。
子今从之游,旧习须夷删。
人人自有分,既悟不我悭。
请看钓鱼翁,满船载鲂鳏。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对江南山水的向往和探索,他希望能够在新的一年里游遍江南的山川美景。诗中提到江南有二百州,云水相交流,秦岭高耸俯瞰寰宇,而法华寺就坐落在其中,悬崖峭壁之间。幽花香气盈溢,美鸟鸣叫声不绝于耳。传说中人们在梦中得以领略江南美景,现实中却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和汗水才能到达这个神秘的地方。去年,作者曾拜访了聪明老人,听取了他的教诲,此时回想起来,仿佛听到铁石般的怒吼,顿感茅塞顿开,重新找回了前进的动力。如今,他决定再次踏上江南之旅,并且准备放弃一些旧习惯,迎接新生活中的挑战和机遇。最后,诗人引用钓鱼翁的例子,表达了人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和选择,在深刻领悟到这一点之后,他愿意大胆前行,无怨无悔。
- 背诵
-
次韵慧上人见寄注释
【狮子吼】1.佛教语。比喻佛菩萨说法时震慑一切外道邪说的神威。见《维摩经·佛国品》。《敦煌变文集·维摩经押座文》:“请饭上方香积中,化座灯王狮子吼。”2.泛指传经说法。唐刘禹锡《送鸿举游江西》诗:“与师相见便谈空,想得高斋狮子吼。”宋杨万里《都下和同舍客李元老承信赠诗之韵》:“诗流倡和秋虫鸣,僧房问答狮子吼。”明李贽《说法因由》:“务狮子吼,无野狐禪。”参见“师子吼”。3.喻悍妻怒骂之声。宋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説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按,宋陈慥(字季常)好谈佛,而其妻悍妒,故苏轼以佛家语赋诗戏之。亦省作“狮吼”。《再生缘》第五四回:“龙图惧内愁狮吼,难道説,朕亦低头怕尔强?”清赵翼《西岩招同沉既堂王梦楼两前辈燕集》诗:“閫政严或跪请咎,君家伉儷无狮吼。”参见“河东狮吼”。…展开【狮子吼】1.佛教语。比喻佛菩萨说法时震慑一切外道邪说的神威。见《维摩经·佛国品》。《敦煌变文集·维摩经押座文》:“请饭上方香积中,化座灯王狮子吼。”2.泛指传经说法。唐刘禹锡《送鸿举游江西》诗:“与师相见便谈空,想得高斋狮子吼。”宋杨万里《都下和同舍客李元老承信赠诗之韵》:“诗流倡和秋虫鸣,僧房问答狮子吼。”明李贽《说法因由》:“务狮子吼,无野狐禪。”参见“师子吼”。3.喻悍妻怒骂之声。宋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説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按,宋陈慥(字季常)好谈佛,而其妻悍妒,故苏轼以佛家语赋诗戏之。亦省作“狮吼”。《再生缘》第五四回:“龙图惧内愁狮吼,难道説,朕亦低头怕尔强?”清赵翼《西岩招同沉既堂王梦楼两前辈燕集》诗:“閫政严或跪请咎,君家伉儷无狮吼。”参见“河东狮吼”。折叠次韵慧上人见寄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对江南山水的向往和探索,他希望能够在新的一年里游遍江南的山川美景。诗中提到江南有二百州,云水相交流,秦…展开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对江南山水的向往和探索,他希望能够在新的一年里游遍江南的山川美景。诗中提到江南有二百州,云水相交流,秦岭高耸俯瞰寰宇,而法华寺就坐落在其中,悬崖峭壁之间。幽花香气盈溢,美鸟鸣叫声不绝于耳。传说中人们在梦中得以领略江南美景,现实中却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和汗水才能到达这个神秘的地方。去年,作者曾拜访了聪明老人,听取了他的教诲,此时回想起来,仿佛听到铁石般的怒吼,顿感茅塞顿开,重新找回了前进的动力。如今,他决定再次踏上江南之旅,并且准备放弃一些旧习惯,迎接新生活中的挑战和机遇。最后,诗人引用钓鱼翁的例子,表达了人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和选择,在深刻领悟到这一点之后,他愿意大胆前行,无怨无悔。折叠 -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次韵慧上人见寄原文,次韵慧上人见寄翻译,次韵慧上人见寄赏析,次韵慧上人见寄阅读答案,出自王之道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480046.html
诗词类别
王之道的诗词
- 《秋日游南汰二首》
- 《和刘春卿夏日闵旱次韵》
- 《江南道中》
- 《朝中措(和张文伯海棠)》
- 《木兰花慢(追和晁次膺)》
- 《和徐季功墨梅》
- 《夏日归自宝林二首》
- 《春日书事呈历阳县苏仁仲八首》
- 《经过合寨吊孟氏故居二首》
- 《小重山(彦逢弟生日)》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