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春日书事

作者:魏野      朝代:宋朝
长安春日书事原文
长安春色自依依,大命移应地不知。
蔓草已迷双凤阙,千花犹照九龙池。
岂无东合开今日,尚有南山似旧时。
一月悠悠游不足,青门欲出步迟迟。
长安春日书事拼音解读
zhǎng ān chūn
mìng yīng zhī
màn cǎo shuāng fèng què
qiān huā yóu zhào jiǔ lóng chí
dōng kāi jīn
shàng yǒu nán shān jiù shí
yuè yōu yōu yóu
qīng mén chū chí chí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长安城景象。长安城春意盎然,但是朝政却动荡不安,皇帝大命变化莫测,人们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在这种情况下,自然界的生命力却依然旺盛,蔓草已经爬满了双凤阙,千花万卉依然照耀着九龙池。虽然东方和南山都没有如旧时一样美丽,但是仍然值得欣赏。作者感慨时间过得太快,一个月已经游玩结束,即将离开青门,步履缓慢。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生命运的对比来表达出诗人的思考和感慨。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长安春日书事注释

【九龙池】1.唐代长安池名。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明日三月初三,都要赶九龙池赏杨家一捻红。”元无名氏《梧桐叶》第三折:“若耶溪西施戏瓢,九龙池玉环鬭草。”明蒋一葵《长安客话·九龙池》:“九龙池接近昭陵,其北有粹泽亭为累朝驻蹕之地。”2.故址在今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县。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四川汶山县》:“巨人山在汶山县南三十里,山头有石如人……下有九池,俗传是九龙池。”…展开
【九龙池】1.唐代长安池名。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明日三月初三,都要赶九龙池赏杨家一捻红。”元无名氏《梧桐叶》第三折:“若耶溪西施戏瓢,九龙池玉环鬭草。”明蒋一葵《长安客话·九龙池》:“九龙池接近昭陵,其北有粹泽亭为累朝驻蹕之地。”2.故址在今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县。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四川汶山县》:“巨人山在汶山县南三十里,山头有石如人……下有九池,俗传是九龙池。”折叠

长安春日书事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长安城景象。长安城春意盎然,但是朝政却动荡不安,皇帝大命变化莫测,人们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在这种情…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长安城景象。长安城春意盎然,但是朝政却动荡不安,皇帝大命变化莫测,人们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在这种情况下,自然界的生命力却依然旺盛,蔓草已经爬满了双凤阙,千花万卉依然照耀着九龙池。虽然东方和南山都没有如旧时一样美丽,但是仍然值得欣赏。作者感慨时间过得太快,一个月已经游玩结束,即将离开青门,步履缓慢。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生命运的对比来表达出诗人的思考和感慨。折叠

作者介绍

魏野 魏野 魏野(960~1019),为北宋诗人。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原为蜀地人,后迁居陕州(今河南陕县)。世代为农,自筑草堂於陕州东郊,一生乐耕勤种,亲手植竹栽树,凿土引泉,将所居草堂周围环境布置得景趣幽绝,常在泉林间弹琴赋诗其诗,多吟咏陕州风土人情、田园山水,诗风清淡朴实。 大中祥符初(1008),辽国契丹皇帝派使到京都,向真宗求取《魏野诗集》的下半部,宋真宗感到…详情

长安春日书事原文,长安春日书事翻译,长安春日书事赏析,长安春日书事阅读答案,出自魏野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478048.html

诗词类别

魏野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