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博孙公游火井因寄

作者:文同      朝代:宋朝
太博孙公游火井因寄原文
七盘云道与云浮,下见高林压县楼。
览影莫能陪后乘,临风空自忆前游。
已闻去日谋诗席,更羡归时就钓舟。
好句定知酬不得,尽将奇诡入冥搜。
太博孙公游火井因寄拼音解读
pán yún dào yún
xià jiàn gāo lín xiàn lóu
lǎn yǐng néng péi hòu chéng
lín fēng kōng qián yóu
wén móu shī
gèng xiàn guī shí jiù diào zhōu
hǎo dìng zhī chóu
jìn jiāng guǐ míng sōu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的是作者游览七盘云道和云浮,从高处可以看到郊外的高林和县楼。但是,当作者回顾自己曾经的旅行时,他意识到自己已经无法再像以前那样掌握创作灵感和情绪,因此作者感到遗憾和失落。他在思考如何能够重拾过去的创作热情,并强调了寻找灵感的难度,以及创作中的挫折和不确定性。最后,作者表示即使有好的灵感和技巧,也不能保证一定会得到公正的赏识和酬劳,只能将自己的诗句保存于心中。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太博孙公游火井因寄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的是作者游览七盘云道和云浮,从高处可以看到郊外的高林和县楼。但是,当作者回顾自己曾经的旅行时,他意识到自己已经…展开
这首诗描述的是作者游览七盘云道和云浮,从高处可以看到郊外的高林和县楼。但是,当作者回顾自己曾经的旅行时,他意识到自己已经无法再像以前那样掌握创作灵感和情绪,因此作者感到遗憾和失落。他在思考如何能够重拾过去的创作热情,并强调了寻找灵感的难度,以及创作中的挫折和不确定性。最后,作者表示即使有好的灵感和技巧,也不能保证一定会得到公正的赏识和酬劳,只能将自己的诗句保存于心中。折叠

作者介绍

文同 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等。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未到任而卒。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详情

太博孙公游火井因寄原文,太博孙公游火井因寄翻译,太博孙公游火井因寄赏析,太博孙公游火井因寄阅读答案,出自文同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477751.html

诗词类别

文同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