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古寺老僧不遇书壁

作者:文同      朝代:宋朝
访古寺老僧不遇书壁原文
寂寂复寂寂,门前苔藓积。
巾钵定何之,禅房封屈膝。
蛛丝网窗户,蜗涎篆墙壁。
欲去重迟留,空中望归锡。
访古寺老僧不遇书壁拼音解读
mén qián tái xiǎn
jīn dìng zhī
chán fáng fēng
zhū wǎng chuāng
xián zhuàn qiáng
zhòng chí liú
kōng zhōng wàng guī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意境深远,表现出一个禅修者的孤独寂静和内心的思考。描述了在禅房里默默打坐冥想的禅师,门前长满了苔藓,表示他已经很久没有外出了。佛教里的“巾钵”是指僧侣身上常用的衣物和饭盆,这里用来暗示禅师正在从事禅修活动。他的禅房小而简陋,一些细节描写窗户上的蛛网和墙壁上的蜗涎,更加强调了禅师的清贫和生活简朴。最后两句“欲去重迟留,空中望归锡”,表示禅师虽然有返家的心思,但也知道回到尘世里并不容易,因此会沉浸在禅修中久久不能自拔。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访古寺老僧不遇书壁诗意赏析

这首诗意境深远,表现出一个禅修者的孤独寂静和内心的思考。描述了在禅房里默默打坐冥想的禅师,门前长满了苔藓,表示他已经很久…展开
这首诗意境深远,表现出一个禅修者的孤独寂静和内心的思考。描述了在禅房里默默打坐冥想的禅师,门前长满了苔藓,表示他已经很久没有外出了。佛教里的“巾钵”是指僧侣身上常用的衣物和饭盆,这里用来暗示禅师正在从事禅修活动。他的禅房小而简陋,一些细节描写窗户上的蛛网和墙壁上的蜗涎,更加强调了禅师的清贫和生活简朴。最后两句“欲去重迟留,空中望归锡”,表示禅师虽然有返家的心思,但也知道回到尘世里并不容易,因此会沉浸在禅修中久久不能自拔。折叠

作者介绍

文同 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等。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未到任而卒。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详情

访古寺老僧不遇书壁原文,访古寺老僧不遇书壁翻译,访古寺老僧不遇书壁赏析,访古寺老僧不遇书壁阅读答案,出自文同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477270.html

诗词类别

文同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