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三日南极老人星歌上叔父十三,致政一杯千岁之寿
- 淡溪居士登九龄,朱颜青鬓如後生。
横拖仙人绿玉杖,倒诵上帝黄庭经。
璇霄仙籍书姓名,丹霞染诰金花绫。
近来更觉双眼明,夜抄蝇头窗下灯。
登山临水两脚轻,御风骑气不用行。
何人有笔笔无尘,鹅溪一幅为写真。
乌纱白苎坐鼓琴,上有千岁长松青。
令威旁舞玄夫听,个是活底南极老人星。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描述一个居住在淡水河畔的隐士,他已经年过七旬,但外貌又像是青年人。他手持一根翠绿的仙杖横拖而行,倒背黄庭经,表现出他的博学多才和高超的修行境界。他的名字已经被写入了天书,被封为仙籍,名垂青史。最近他感觉自己的眼力更加清晰,夜晚抄书时也不需要灯光。他登山观水,步履轻盈,风一吹就可以骑着气流飞行。没有任何人能够用笔画出他那无尘的形象,只有鹅溪的一幅画像能够真实地表现出他的神韵。他身着乌黑的长袍,坐在白苎之上弹琴,周围有千岁的长松作陪,他的音乐引来了一只玄色的凤凰在旁翩翩起舞,让人们惊叹于他的非凡造诣和卓越才华。
- 背诵
-
七月二十三日南极老人星歌上叔父十三,致政一杯千岁之寿注释
【南极老人】星。旧时以为此星主寿,故常用于祝寿时称颂主人。《史记·天官书》:“狼比地有大星,曰南极老人。老人见,治安;不见,兵起。”张守节正义:“老人一星,在弧南,一曰南极,为人主占寿命延长之应。常以秋分之曙见於景,春分之夕见於丁。见,国长命,故谓之寿昌,天下安寧;不见,人主忧也。”唐李白《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诗:“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水浒传》第一回:“披髮仗剑,北方真武踏龟蛇;趿履顶冠,南极老人伏龙虎。”亦省作“南极老”。明张伯纯《仙吕点绛唇·寿康对山太史》套曲:“雨过庭除,爽生紈苧。祥光騖,奏瑟吹竽,南极老迎初度。”【登山临水】登上高山,面临流水。谓在山水间盘桓。《楚辞·九辩》:“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儒林外史》第三十回:“小弟无济胜之具,就登山临水,也是勉强。”…展开【南极老人】星。旧时以为此星主寿,故常用于祝寿时称颂主人。《史记·天官书》:“狼比地有大星,曰南极老人。老人见,治安;不见,兵起。”张守节正义:“老人一星,在弧南,一曰南极,为人主占寿命延长之应。常以秋分之曙见於景,春分之夕见於丁。见,国长命,故谓之寿昌,天下安寧;不见,人主忧也。”唐李白《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诗:“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水浒传》第一回:“披髮仗剑,北方真武踏龟蛇;趿履顶冠,南极老人伏龙虎。”亦省作“南极老”。明张伯纯《仙吕点绛唇·寿康对山太史》套曲:“雨过庭除,爽生紈苧。祥光騖,奏瑟吹竽,南极老迎初度。”【登山临水】登上高山,面临流水。谓在山水间盘桓。《楚辞·九辩》:“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儒林外史》第三十回:“小弟无济胜之具,就登山临水,也是勉强。”折叠七月二十三日南极老人星歌上叔父十三,致政一杯千岁之寿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描述一个居住在淡水河畔的隐士,他已经年过七旬,但外貌又像是青年人。他手持一根翠绿的仙杖横拖而行,倒背黄庭经,表现…展开这首诗是描述一个居住在淡水河畔的隐士,他已经年过七旬,但外貌又像是青年人。他手持一根翠绿的仙杖横拖而行,倒背黄庭经,表现出他的博学多才和高超的修行境界。他的名字已经被写入了天书,被封为仙籍,名垂青史。最近他感觉自己的眼力更加清晰,夜晚抄书时也不需要灯光。他登山观水,步履轻盈,风一吹就可以骑着气流飞行。没有任何人能够用笔画出他那无尘的形象,只有鹅溪的一幅画像能够真实地表现出他的神韵。他身着乌黑的长袍,坐在白苎之上弹琴,周围有千岁的长松作陪,他的音乐引来了一只玄色的凤凰在旁翩翩起舞,让人们惊叹于他的非凡造诣和卓越才华。折叠 -
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调零陵丞。乾道,知奉新县,擢国子博士,迁太常博士,权吏部右侍郎官,将作少监。淳熙间,历知常州,提举广东常平茶盐,迁广东提点刑狱。十一年(1184),召为吏部员外郎。历任枢密院检详官,尚书右、左司郎中,秘书少监。十五年,出知筠州。光宗受禅,召除秘书监。…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七月二十三日南极老人星歌上叔父十三,致政一杯千岁之寿原文,七月二十三日南极老人星歌上叔父十三,致政一杯千岁之寿翻译,七月二十三日南极老人星歌上叔父十三,致政一杯千岁之寿赏析,七月二十三日南极老人星歌上叔父十三,致政一杯千岁之寿阅读答案,出自杨万里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468042.html
诗词类别
杨万里的诗词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