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李与贤似剡庵

作者:杨万里      朝代:宋朝
寄题李与贤似剡庵原文
四明狂客一茅屋,敕赐剡川才一曲。
安福诗人李与贤,大书似剡山扉前。
我曾著脚勾践国,奉诏昭陵省松柏。
是时八月欲半头,镜湖不足人间秋。
稽山影落水精阙,荷花露滴波中月。
季真茅屋荒苍苔,古木哀猿啼禹冗。
今君结屋河那边,疋似剡川若个言。
我到剡川君未到,似和不似然不然。
君不见,兴公旧草天台赋,元不曾识天台路。
一俛仰间已再升,何月瘦藤与芒屦?
寄题李与贤似剡庵拼音解读
míng kuáng máo
chì yǎn chuān cái
ān shī rén xián
shū yǎn shān fēi qián
céng zhe jiǎo gōu jiàn guó
fèng zhào zhāo líng shěng sōng bǎi
shì shí yuè bàn tóu
jìng rén jiān qiū
shān yǐng luò shuǐ jīng què
huā zhōng yuè
zhēn máo huāng cāng tái
āi yuán rǒng
jīn jūn jié biān
yǎn chuān ruò yán
dào yǎn chuān jūn wèi dào
rán rán
jūn jiàn
xìng gōng jiù cǎo tiān tái
yuán céng shí tiān tái
miǎn yǎng jiān zài shēng
yuè shòu téng má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狂放不羁的四明狂客居住在一间茅屋里,得到了皇帝的赐曲,于是敬书给安福诗人李与贤。他自称曾经踏足勾践国,在昭陵省中观看松柏,那时应该是八月下旬,但是他觉得镜湖的美景还未达到秋天的完美,因为稽山的影子映射在水精阙上,荷叶上露珠闪耀着波中的月光。他看到季真茅屋已经荒废被苔藓覆盖,古树上的猿猴哀鸣,感慨今人难以领略那种风景。最后,他提到有一位君主在河对岸修建一座茅屋,像是剡川的模样,但他似乎还没有到过那里,不知道是相同还是不同的景致。他还引用了兴公所写的《天台赋》,告诫自己不要像元一样不认识天台路,而是要继续向前走,不断超越自我。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寄题李与贤似剡庵注释

【四明狂客】(字季真),会稽永兴人,性放旷,善谈说。开元中迁太子宾客,兼秘书监。晚年尤加纵诞,自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天宝初,还乡为道士,不久即寿终。见《旧唐书·文苑传中·贺知章》。…展开
【四明狂客】(字季真),会稽永兴人,性放旷,善谈说。开元中迁太子宾客,兼秘书监。晚年尤加纵诞,自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天宝初,还乡为道士,不久即寿终。见《旧唐书·文苑传中·贺知章》。折叠

寄题李与贤似剡庵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狂放不羁的四明狂客居住在一间茅屋里,得到了皇帝的赐曲,于是敬书给安福诗人李与贤。他自称曾经踏足勾践国,在…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狂放不羁的四明狂客居住在一间茅屋里,得到了皇帝的赐曲,于是敬书给安福诗人李与贤。他自称曾经踏足勾践国,在昭陵省中观看松柏,那时应该是八月下旬,但是他觉得镜湖的美景还未达到秋天的完美,因为稽山的影子映射在水精阙上,荷叶上露珠闪耀着波中的月光。他看到季真茅屋已经荒废被苔藓覆盖,古树上的猿猴哀鸣,感慨今人难以领略那种风景。最后,他提到有一位君主在河对岸修建一座茅屋,像是剡川的模样,但他似乎还没有到过那里,不知道是相同还是不同的景致。他还引用了兴公所写的《天台赋》,告诫自己不要像元一样不认识天台路,而是要继续向前走,不断超越自我。折叠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调零陵丞。乾道,知奉新县,擢国子博士,迁太常博士,权吏部右侍郎官,将作少监。淳熙间,历知常州,提举广东常平茶盐,迁广东提点刑狱。十一年(1184),召为吏部员外郎。历任枢密院检详官,尚书右、左司郎中,秘书少监。十五年,出知筠州。光宗受禅,召除秘书监。…详情

寄题李与贤似剡庵原文,寄题李与贤似剡庵翻译,寄题李与贤似剡庵赏析,寄题李与贤似剡庵阅读答案,出自杨万里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467435.html

诗词类别

杨万里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