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丁端叔岁晚书怀
- 嗟予不能知止如邴曼容,又不能毕昏如尚子平。
软红尘里白双鬓,坐见岁律空峥嵘。
催科抚字两何有,伎俩巳穷惭九九。
拔薤一本水一杆,多谢同朝金石友。
雪欺老病忽抵巇,西山冻裂不留薇。
诗坛老将更黩武,我巳碔北三穷追。
老怀不中数怊怅,急漉鹅黄翻瓮盎。
苛留残雪更些时,为我装严丽谯上。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大意是:我不能像邴曼容那样知道分寸,也不能像尚子平那样完全清醒。我的双鬓已经斑白,看着岁月荏苒无常。我已经用尽了我的才华和技巧,但是仍然惭愧自己的能力不够好。我只有一本书和一根笔杆,感谢我的朋友金石先生同在这个时代。老年带来了疾病和忧虑,西山被冰雪覆盖,没有残留的野草。在诗歌界,年迈的诗人更加努力创作,我也在北方默默地写作。我的内心充满了怀念和悲伤,赶紧把我的鹅黄色的墨水倒进瓮中调匀。让我们再留下一些残雪,把美丽和严肃的气质装点到我的谯楼上。
- 背诵
-
和丁端叔岁晚书怀注释
【金石友】友谊坚如金石的朋友。唐戎昱《寄郑炼师》诗:“平生金石友,沦落向辰州。”宋杨万里《和张寺丞功父八绝句》之八:“一生海内金石友,万事人间牛马风。”【软红尘】的尘土。形容繁华热闹。亦指繁华热闹的地方。宋卢祖皋《鱼游春水》词:“软红尘里鸣鞭鐙,拾翠丛中句伴侣。”金元好问《秀隐君山水》诗:“乌鞍踏破软红尘,未信溪山下笔亲。”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六十:“草鞋片,甘贫贱,不踏软红尘,常行芳草茵。”梁启超《雷庵行》:“京华十丈软红尘,繁樱团锦穠於云。”…展开【金石友】友谊坚如金石的朋友。唐戎昱《寄郑炼师》诗:“平生金石友,沦落向辰州。”宋杨万里《和张寺丞功父八绝句》之八:“一生海内金石友,万事人间牛马风。”【软红尘】的尘土。形容繁华热闹。亦指繁华热闹的地方。宋卢祖皋《鱼游春水》词:“软红尘里鸣鞭鐙,拾翠丛中句伴侣。”金元好问《秀隐君山水》诗:“乌鞍踏破软红尘,未信溪山下笔亲。”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六十:“草鞋片,甘贫贱,不踏软红尘,常行芳草茵。”梁启超《雷庵行》:“京华十丈软红尘,繁樱团锦穠於云。”折叠和丁端叔岁晚书怀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大意是:我不能像邴曼容那样知道分寸,也不能像尚子平那样完全清醒。我的双鬓已经斑白,看着岁…展开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大意是:我不能像邴曼容那样知道分寸,也不能像尚子平那样完全清醒。我的双鬓已经斑白,看着岁月荏苒无常。我已经用尽了我的才华和技巧,但是仍然惭愧自己的能力不够好。我只有一本书和一根笔杆,感谢我的朋友金石先生同在这个时代。老年带来了疾病和忧虑,西山被冰雪覆盖,没有残留的野草。在诗歌界,年迈的诗人更加努力创作,我也在北方默默地写作。我的内心充满了怀念和悲伤,赶紧把我的鹅黄色的墨水倒进瓮中调匀。让我们再留下一些残雪,把美丽和严肃的气质装点到我的谯楼上。折叠 -
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调零陵丞。乾道,知奉新县,擢国子博士,迁太常博士,权吏部右侍郎官,将作少监。淳熙间,历知常州,提举广东常平茶盐,迁广东提点刑狱。十一年(1184),召为吏部员外郎。历任枢密院检详官,尚书右、左司郎中,秘书少监。十五年,出知筠州。光宗受禅,召除秘书监。…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和丁端叔岁晚书怀原文,和丁端叔岁晚书怀翻译,和丁端叔岁晚书怀赏析,和丁端叔岁晚书怀阅读答案,出自杨万里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467084.html
诗词类别
杨万里的诗词
- 《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药畦》
- 《和贺升卿云庵升卿瓽上书北阙既归,去岁寄此诗今乃和以报之》
- 《寒夜不昧》
- 《和段季承左藏惠四绝句》
- 《题清远峡峡山寺二首》
- 《芗林五十咏·折蔬亭》
- 《暮雨既霁,将儿辈登多稼亭》
- 《玉井亭观白莲二首》
- 《跋萧彦毓梅坡诗集》
- 《小舟》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