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望烟波观对月
- 我生好奇观比论,流水古木期终身。
卜居城隅易得趣,窗户日与青山亲。
出门陂湖旧湮涸,连岁乃尔成奫沦。
结亭据要虽屡赏,物景向厌非清真。
商飚入序才两夕,猛雨尽洗耳恭听炎歊尘。
今晨已复暑不奈,挥汗几欲捐衣巾。
晚风引履到云镜,萧爽意象生无垠。
须臾从地出伟观,光洁万丈推冰轮。
波明上下互发越,弥望但峄鎔黄银。
烟芦窣飒杂虫响,渔艇隐约收丝缗。
人生何用计俗眼,强起口笑胜眉颦。
急倾巨醆叫李白,今古人问交精神。
相随拟造广寒阙,共醉更住三千春。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作者对自己好奇心的表达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他喜欢在城隅卜居,观察流水、古木和青山,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但他同时也意识到,时间的推移会改变景象,如出门后的旧湮涸和物景向厌。 在热闹的商飚入序中,他宁愿静心倾听炎歊尘被洗净的声音。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他也不忍心放弃这些美好的体验,而是选择挥汗前行。 当晚风引领他来到云镜,他感到萧爽无限,仿佛自己变成了广阔无边的意境。最终,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看到的是万丈冰轮和清澈明亮的水波,听到的是渔艇拉扯水面时发出的微小声响。 作者认为人生并不需要按照常规眼光去计算,有时候大胆探索和保持好奇心比安于现状更加重要。他甚至自称急需一位李白这样的朋友来相伴游玩,共同探索广寒阙,度过三千春。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探寻,表达了作者深刻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背诵
-
七月望烟波观对月注释
【洗耳恭听】恭敬地专心倾听。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请大王试説一遍,容小官洗耳恭听。”《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回:“总办説话时,他还垂着手,挺着腰,洗耳恭听。”茅盾《惊蛰》:“柳树下稀稀落落有几个金背甲虫,装着洗耳恭听的样子。”亦作“洗耳拱听”。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一折:“哥哥才学,与在下不同,有什么名人古书,前皇后代,哥哥讲説些儿,小官洗耳拱听。”《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必须再求一风月艳丽之曲,我等洗耳拱听。”…展开【洗耳恭听】恭敬地专心倾听。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请大王试説一遍,容小官洗耳恭听。”《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回:“总办説话时,他还垂着手,挺着腰,洗耳恭听。”茅盾《惊蛰》:“柳树下稀稀落落有几个金背甲虫,装着洗耳恭听的样子。”亦作“洗耳拱听”。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一折:“哥哥才学,与在下不同,有什么名人古书,前皇后代,哥哥讲説些儿,小官洗耳拱听。”《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必须再求一风月艳丽之曲,我等洗耳拱听。”折叠七月望烟波观对月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自己好奇心的表达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他喜欢在城隅卜居,观察流水、古木和青山,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但他同时也意识…展开这首诗是作者对自己好奇心的表达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他喜欢在城隅卜居,观察流水、古木和青山,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但他同时也意识到,时间的推移会改变景象,如出门后的旧湮涸和物景向厌。 在热闹的商飚入序中,他宁愿静心倾听炎歊尘被洗净的声音。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他也不忍心放弃这些美好的体验,而是选择挥汗前行。 当晚风引领他来到云镜,他感到萧爽无限,仿佛自己变成了广阔无边的意境。最终,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看到的是万丈冰轮和清澈明亮的水波,听到的是渔艇拉扯水面时发出的微小声响。 作者认为人生并不需要按照常规眼光去计算,有时候大胆探索和保持好奇心比安于现状更加重要。他甚至自称急需一位李白这样的朋友来相伴游玩,共同探索广寒阙,度过三千春。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探寻,表达了作者深刻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折叠 -
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生显赫,张镃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张镃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七月望烟波观对月原文,七月望烟波观对月翻译,七月望烟波观对月赏析,七月望烟波观对月阅读答案,出自张镃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450483.html
诗词类别
张镃的诗词
- 《持上人别久矣一日来访举似近作且言迁寓新房因次韵赠之》
- 《即事》
- 《守岁》
- 《挽叔祖户部侍郎诗四首》
- 《连日雪未能多曾远逸见惠二首遵欧苏律禁体物语及用故事走笔次韵》
- 《寄呈尤侍郎二首 其一》
- 《咏清苦》
- 《夏日南湖汎舟因过琼华园六首》
- 《桂隐纪咏·茂光台》
- 《春日汎舟南湖因遍游近港坐间书客所携四扇》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