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忠惠家观墨迹
- 维蔡郡之望,过者必式闾。
严严端明厅,遗像犹肃如。
颇闻手泽富,傥许窥珍储。
主人命发笥,棐几同卷舍。
比颜倍秀丽,眡柳加敷腴。
毫杭两记在,妙与蜡本殊。
洛桥字尤佳,其大径尺馀。
班班名臣帖,煌煌昭陵书。
坐令承学士,若睹庆历初。
向来故家物,聚散何忽诸。
祭器抱它适,玉轴弃路隅。
端明梦奠时,应门惟一孤。
厥裔日以蕃,庙院蜂房居。
寸纸惜如命,不博明月珠。
乃知儒泽远,浮荣无根株。
勗哉守视者,巾袭防蠹鱼。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主人的府邸,它坐落在维蔡郡的边缘。过路人必须经过这个漂亮的府邸,以感受它所散发出来的严肃和庄严的氛围。 在这府邸里,有一间端明厅,里面摆放着主人的祖先和他自己的雕像,看起来非常肃穆。据说这位主人手头很宽裕,可能会允许人们偷看他珍贵的财物。 主人命令拿出书卷、笔墨等物品,准备开展学术活动,为此从柜子里拿出书法帖子,这些帖子都是名臣们写下的著名作品。 与此同时,诗中也描述了这府邸外面的环境,柳树长势旺盛,非常美丽。并且还提到了洛桥附近字迹很好看,径路也比较宽广。 诗人最后说,这样的府邸和家族虽然很有名气,但是儒家学问的道路却是漫长而艰难的。因此,人们应该珍惜每一寸纸张,不要谋求虚荣的名声和财富。建议那些希望保护和守护这样的府邸的人,不要掉以轻心,防止虫害的侵蚀。
- 背诵
-
蔡忠惠家观墨迹注释
【明月珠】光珠。因珠光晶莹似月光,故名。《史记·李斯列传》:“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唐韩愈《别赵子》诗:“婆娑海水南,簸弄明月珠。”《新唐书·西域传下·拂菻》:“土多金、银、夜光璧、明月珠、大贝、车渠、码碯、木难、孔翠、虎魄。”参见“明月”。典…展开【明月珠】光珠。因珠光晶莹似月光,故名。《史记·李斯列传》:“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唐韩愈《别赵子》诗:“婆娑海水南,簸弄明月珠。”《新唐书·西域传下·拂菻》:“土多金、银、夜光璧、明月珠、大贝、车渠、码碯、木难、孔翠、虎魄。”参见“明月”。典折叠蔡忠惠家观墨迹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主人的府邸,它坐落在维蔡郡的边缘。过路人必须经过这个漂亮的府邸,以感受它所散发出来的严肃和庄严的氛围。…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一位主人的府邸,它坐落在维蔡郡的边缘。过路人必须经过这个漂亮的府邸,以感受它所散发出来的严肃和庄严的氛围。 在这府邸里,有一间端明厅,里面摆放着主人的祖先和他自己的雕像,看起来非常肃穆。据说这位主人手头很宽裕,可能会允许人们偷看他珍贵的财物。 主人命令拿出书卷、笔墨等物品,准备开展学术活动,为此从柜子里拿出书法帖子,这些帖子都是名臣们写下的著名作品。 与此同时,诗中也描述了这府邸外面的环境,柳树长势旺盛,非常美丽。并且还提到了洛桥附近字迹很好看,径路也比较宽广。 诗人最后说,这样的府邸和家族虽然很有名气,但是儒家学问的道路却是漫长而艰难的。因此,人们应该珍惜每一寸纸张,不要谋求虚荣的名声和财富。建议那些希望保护和守护这样的府邸的人,不要掉以轻心,防止虫害的侵蚀。折叠 -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嘉定二年(1209)以郊恩补将仕郎,次年调靖安主簿。先后为江淮制置使李珏、广西经略安抚使胡槻辟置幕府。宝庆元年(1225)知建阳县。以言官笺克庄《落梅诗》,激怒史弥远,卷入江湖诗案,经郑清之力辩得释。端平初,真德秀帅闽,辟为帅司参议官。次年,迁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嘉熙间,历知袁州、广东提…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蔡忠惠家观墨迹原文,蔡忠惠家观墨迹翻译,蔡忠惠家观墨迹赏析,蔡忠惠家观墨迹阅读答案,出自刘克庄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439682.html
诗词类别
刘克庄的诗词
- 《蚋》
- 《田舍即事十首》
- 《赵昌花》
- 《黄宽夫示诗不已自和前二首答之》
- 《腊月二十二夜漏下数刻小饮径醉坐小合睡傍无》
- 《挽陈北山二首》
- 《咏潇湘八景各一首 山市晴岚》
- 《三月二日被命祈晴上天竺舟中得六绝句》
- 《画笥有二粉头各题一绝》
- 《杂咏一百首·接舆》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