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昭陵过咸阳墅
- 季子乏二顷,扬雄才一廛。
伊予此南亩,数已逾前贤。
顷岁辱明命,铭勋镂贞坚。
遂兹操书致,内顾增缺然。
乃葺场圃事,迨今三四年。
适因昭陵拜,得抵咸阳田。
田夫竞致辞,乡耋争来前。
村盘既罗列,鸡黍皆珍鲜。
古称禄代耕,人以食为天。
自惭廪给厚,谅使井税先。
涂涂沟塍雾,漠漠桑柘烟。
荒蹊没古木,精舍临秋泉。
池笼岂所安,樵牧乃所便。
终当解缨络,田里谐因缘。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在描述一个文人的农田生活,他名叫季子乏。他才二顷(1亩)土地,虽然不如扬雄有一廛(12亩)土地,但已经超越了前贤。他因为年少时犯错,在顷岁辱明命,但是他铭记着自己所立下的功勋,并且用笔墨记录下来,表达了内心的感慨。 在接下来的三四年里,他开始修葺自己的田地,种植庄稼。他得以在昭陵拜帝后,抵达咸阳的田地,此时当地的田夫们都竞相上前恭维并致意。当地的村盘里摆满了美味佳肴和珍贵的食品,它们都是靠耕种而获得的。 虽然季子乏的土地很小,但他还是尽力去种植。他对自己所拥有的厚禄和政治地位感到惭愧,深知百姓领先他一步。 季子乏的田地周围有着沟渠、桑树、烟草等自然景观。在秋天里他可以听到精舍旁边的秋泉声和离家不远的村庄中传来的牧童的呼唤声。然而,他仍然需要维护自己的田地,以确保粮食供应。最后,他希望能够放下自己的政治身份,与田里的事物融为一体。
- 背诵
-
拜昭陵过咸阳墅诗意赏析
这首诗在描述一个文人的农田生活,他名叫季子乏。他才二顷(10亩)土地,虽然不如扬雄有一廛(120亩)土地,但已经超越了前…展开这首诗在描述一个文人的农田生活,他名叫季子乏。他才二顷(10亩)土地,虽然不如扬雄有一廛(120亩)土地,但已经超越了前贤。他因为年少时犯错,在顷岁辱明命,但是他铭记着自己所立下的功勋,并且用笔墨记录下来,表达了内心的感慨。 在接下来的三四年里,他开始修葺自己的田地,种植庄稼。他得以在昭陵拜帝后,抵达咸阳的田地,此时当地的田夫们都竞相上前恭维并致意。当地的村盘里摆满了美味佳肴和珍贵的食品,它们都是靠耕种而获得的。 虽然季子乏的土地很小,但他还是尽力去种植。他对自己所拥有的厚禄和政治地位感到惭愧,深知百姓领先他一步。 季子乏的田地周围有着沟渠、桑树、烟草等自然景观。在秋天里他可以听到精舍旁边的秋泉声和离家不远的村庄中传来的牧童的呼唤声。然而,他仍然需要维护自己的田地,以确保粮食供应。最后,他希望能够放下自己的政治身份,与田里的事物融为一体。折叠 -
权德舆
权德舆,唐朝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 …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拜昭陵过咸阳墅原文,拜昭陵过咸阳墅翻译,拜昭陵过咸阳墅赏析,拜昭陵过咸阳墅阅读答案,出自权德舆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402178.html
诗词类别
权德舆的诗词
- 《户部王曹长杨考功崔刑部二院长…因书所怀且叙所知》
- 《锡杖歌送明》
- 《送殷卿罢举归淮南旧居》
- 《桃源篇》
- 《送岳州温录事赴任》
- 《工部发引日属伤足卧疾不遂执绋》
- 《送张阁老中丞持节册吊回鹘》
- 《栖霞寺云居室》
- 《独酌》
- 《送从弟谒员外叔父回归义兴》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