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华山访隐者经仙人石坛
- 三考四岳下,官曹少休沐。
久负青山诺,今还获所欲。
尝闻玉清洞,金简受玄箓。
夙驾升天行,云游恣霞宿。
平明矫轻策,扪石入空曲。
仙人古石坛,苔绕青瑶局。
阳桂凌烟紫,阴罗冒水绿。
隔世闻丹经,悬泉注明玉。
前惊羽人会,白日天居肃。
问我将致辞,笑之自相目。
竦身云遂起,仰见双白鹄。
堕其一纸书,文字类鸟足。
视之了不识,三返又三复。
归来问方士,举世莫解读。
何必若蜉蝣,然后为跼促。
鄙哉宦游子,身志俱降辱。
再往不及期,劳歌叩山木。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仙人行走于山水之间的情形,他曾在青山中许下承诺,并在此刻实现了自己的心愿。仙人闻名于玉清洞,领受了金简和玄箓。他驾着云朵游历天空,宿于霞光之中,早上骑着青马在群山之间奔跑,晚上则在山石之间蜿蜒而行。在青山上,有一座古老的石坛,被青苔缠绕着,散发出神秘的气息。阳光照耀下,桂花香气扑鼻,阴影之处,罗汉松摇曳生姿。从另外一方面传来了丹书铁卷的声音,白天时候,仙人和其他羽族会面,天堂安宅的太阳也很肃穆。但是问及仙人要发表意见时,他笑了,云朵随即升起,抬头看到两只白鹤,他掉落了一张纸,文本类似于鸟足的字体,三次看过后也无法理解其内容,归来寻求方士的帮助,但是这仍然没有得到解决。最后,诗人自我评价,并决定继续前进,寻找山中的灵感并唱歌颂赞。
- 背诵
-
入华山访隐者经仙人石坛注释
【宦游子】“宦游子”。出外做官或求官的人。唐王维《别弟缙后登青龙寺望蓝田山》诗:“远树蔽行人,长天隐秋塞。心悲宦游子,何处飞征盖?”唐岑参《送郑甚归东京氾水别业》诗:“对酒风与雪,向家河復关。因悲宦游子,终岁无时閒。”唐白居易《寓意诗》之二:“不如守贫贱,贫贱可久长。传语宦游子,且来归故乡。”见“宦游子”。典【尤云殢雨】欢爱。宋杜安世《剔银灯》词:“尤云殢雨,正繾綣朝朝暮暮。”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三停来是闺怨相思,折半来是尤云殢雨。”明崔时佩李日华《西厢记·乘夜逾垣》:“猜诗谜羞了杜家,尤云殢雨休夸。”【金缕衣】织的衣服。南朝梁刘孝威《拟古应教》诗:“青铺緑琐琉璃扉,琼筵玉笥金缕衣。”宋崔公度《金华神记》:“女子笑曰:‘君怯耶!’即以金缕衣置肩上,生稍安。”清黄遵宪《锡兰岛卧佛》诗:“既付金缕衣,何不一啟颜?”2.曲调名。唐杜牧《杜秋娘诗》:“秋持玉斝醉,与唱《金缕衣》。”自注:“‘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李錡常唱此辞。”【譬如闲】系;不打紧。宋柳永《锦堂春》词:“认得这疏狂意下,向人誚譬如閒。把芳容整顿,恁地轻孤,争忍心安。”亦作“譬似闲”。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夫人可来积世,瞧破张生深意,使些儿譬似闲腌见识,着衫子袖儿淹泪。”典…展开【宦游子】“宦游子”。出外做官或求官的人。唐王维《别弟缙后登青龙寺望蓝田山》诗:“远树蔽行人,长天隐秋塞。心悲宦游子,何处飞征盖?”唐岑参《送郑甚归东京氾水别业》诗:“对酒风与雪,向家河復关。因悲宦游子,终岁无时閒。”唐白居易《寓意诗》之二:“不如守贫贱,贫贱可久长。传语宦游子,且来归故乡。”见“宦游子”。典【尤云殢雨】欢爱。宋杜安世《剔银灯》词:“尤云殢雨,正繾綣朝朝暮暮。”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三停来是闺怨相思,折半来是尤云殢雨。”明崔时佩李日华《西厢记·乘夜逾垣》:“猜诗谜羞了杜家,尤云殢雨休夸。”【金缕衣】织的衣服。南朝梁刘孝威《拟古应教》诗:“青铺緑琐琉璃扉,琼筵玉笥金缕衣。”宋崔公度《金华神记》:“女子笑曰:‘君怯耶!’即以金缕衣置肩上,生稍安。”清黄遵宪《锡兰岛卧佛》诗:“既付金缕衣,何不一啟颜?”2.曲调名。唐杜牧《杜秋娘诗》:“秋持玉斝醉,与唱《金缕衣》。”自注:“‘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李錡常唱此辞。”【譬如闲】系;不打紧。宋柳永《锦堂春》词:“认得这疏狂意下,向人誚譬如閒。把芳容整顿,恁地轻孤,争忍心安。”亦作“譬似闲”。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夫人可来积世,瞧破张生深意,使些儿譬似闲腌见识,着衫子袖儿淹泪。”典折叠入华山访隐者经仙人石坛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仙人行走于山水之间的情形,他曾在青山中许下承诺,并在此刻实现了自己的心愿。仙人闻名于玉清洞,领受了金简和…展开这首诗描写了一位仙人行走于山水之间的情形,他曾在青山中许下承诺,并在此刻实现了自己的心愿。仙人闻名于玉清洞,领受了金简和玄箓。他驾着云朵游历天空,宿于霞光之中,早上骑着青马在群山之间奔跑,晚上则在山石之间蜿蜒而行。在青山上,有一座古老的石坛,被青苔缠绕着,散发出神秘的气息。阳光照耀下,桂花香气扑鼻,阴影之处,罗汉松摇曳生姿。从另外一方面传来了丹书铁卷的声音,白天时候,仙人和其他羽族会面,天堂安宅的太阳也很肃穆。但是问及仙人要发表意见时,他笑了,云朵随即升起,抬头看到两只白鹤,他掉落了一张纸,文本类似于鸟足的字体,三次看过后也无法理解其内容,归来寻求方士的帮助,但是这仍然没有得到解决。最后,诗人自我评价,并决定继续前进,寻找山中的灵感并唱歌颂赞。折叠 -
李益
李益(748─827?),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八岁时,逢安史之乱,西北地区常受到外族侵扰,李益离开家乡。唐朝宗大历四年(769)中进士,历任象郑县尉等职位低下的小官。其后弃官而去,游燕、赵间,在藩镇帐下任幕僚十八年,长期征战南北,经过多次战争,所以他对边塞的军旅生活非常熟悉,写了不少描写边塞风光、讴歌战士慷慨激昂为国捐躯的诗歌。在艺术上能够…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入华山访隐者经仙人石坛原文,入华山访隐者经仙人石坛翻译,入华山访隐者经仙人石坛赏析,入华山访隐者经仙人石坛阅读答案,出自李益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400469.html
诗词类别
李益的诗词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