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有苦乐行(时从司空鱼公北征)
- 劳者且莫歌,我欲送君觞。
从军有苦乐,此曲乐未央。
仆居在陇上,陇水断人肠。
东过秦宫路,宫路入咸阳。
时逢汉帝出,谏猎至长杨。
讵驰游侠窟,非结少年场。
一旦承嘉惠,轻身重恩光。
秉笔参帷帟,从军至朔方。
边地多阴风,草木自凄凉。
断绝海云去,出没胡沙长。
参差引雁翼,隐辚腾军装。
剑文夜如水,马汗冻成霜。
侠气五都少,矜功六郡良。
山河起目前,睚眦死路傍。
北逐驱獯虏,西临复旧疆。
昔还赋馀资,今出乃赢粮。
一矢弢夏服,我弓不再张。
寄语丈夫雄,若乐身自当。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从军的人经历了艰苦卓绝的边疆生活,但依然不忘向朋友敬酒。他曾在陇上居住,感受到陇水断人肠的沉痛,又曾在东行路上走过秦宫路进入咸阳,遇到汉帝出巡到长杨谏猎。他并非一个游侠窟结交少年的人,而是因为承嘉惠轻身重恩,成为参加军队前往朔方的一员。在那里,他经历了荒凉的边地和多阴风的环境。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北逐驱獯虏,西临复旧疆。尽管他曾在战斗中取得了胜利,但他仍在寄语丈夫雄,如乐身自当。
- 背诵
-
从军有苦乐行(时从司空鱼公北征)注释
【浣花溪】一名濯锦江。又名百花潭。在四川省成都市西郊,为锦江支流。溪旁有唐杜甫的故居浣花草堂。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诗之三:“竹寒沙碧浣花溪,橘刺藤梢咫尺迷。”仇兆鳌注引《梁益记》:“溪水出湔江,居人多造綵牋,故号浣花溪。”唐张籍《送客游蜀》诗:“杜家曾向此中住,为到浣花溪水头。”明梁辰鱼《七犯玲珑·惜别》曲:“浣花溪畔惊重见,谁发夜深船。”清赵翼《寄题怀杜阁》诗:“逈胜浣花溪,当年只草堂。”【揽辔澄清】党锢传·范滂》:“时冀州飢荒,盗贼羣起,乃以滂为清詔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载为陈蕃事。后以“揽轡澄清”谓在乱世有革新政治,安定天下的抱负。唐韦建《黔州刺史薛舒神道碑》:“驻车决遗,揽轡澄清。”宋柳永《一寸金》词:“仗汉节、揽轡澄清,高掩武侯勋业,文翁风化。”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七:“少年揽轡澄清意,倦矣应怜缩手时。”亦作“揽轡登车”、“揽轡中原”。清毛奇龄《送吴明府超迁观察之闽》诗:“丈夫入世贵倜儻,揽轡登车气何爽!”柳亚子《流亡杂诗》:“劫餘仍遣同舟济,揽轡中原共死生。”亦省作“揽轡”。唐高适《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揽轡隼将击,忘机鸥復来。”郁达夫《无题》诗之三:“赘秦原不为身谋,揽轡犹思定十洲。”汉【少年场】会的场所。《汉书·酷吏传·尹赏》:“长安中歌之曰:‘安所求子死?桓东少年场。生时谅不谨,枯骨后何葬?’”北周庾信《结客少年场行》:“结客少年场,春风满路香。”唐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满园花菊鬱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李光《友人刘竞生续学保定诗以送之》:“道路艰难阻且长,探丸击剑少年场。”【乐未央】“长乐未央”的略语。犹言永远欢乐,欢乐不尽。汉代常用的吉祥语。当时的瓦当上多饰有“长乐未央”的文字阳纹。汉初并以“长乐”、“未央”为宫殿名。晋傅玄《相和歌·秋胡行》:“母立呼妇来,欢情乐未央。”《隋书·音乐志下》:“基同北辰久,寿共南山长。黎元鼓腹乐未央。”…展开【浣花溪】一名濯锦江。又名百花潭。在四川省成都市西郊,为锦江支流。溪旁有唐杜甫的故居浣花草堂。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诗之三:“竹寒沙碧浣花溪,橘刺藤梢咫尺迷。”仇兆鳌注引《梁益记》:“溪水出湔江,居人多造綵牋,故号浣花溪。”唐张籍《送客游蜀》诗:“杜家曾向此中住,为到浣花溪水头。”明梁辰鱼《七犯玲珑·惜别》曲:“浣花溪畔惊重见,谁发夜深船。”清赵翼《寄题怀杜阁》诗:“逈胜浣花溪,当年只草堂。”【揽辔澄清】党锢传·范滂》:“时冀州飢荒,盗贼羣起,乃以滂为清詔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载为陈蕃事。后以“揽轡澄清”谓在乱世有革新政治,安定天下的抱负。唐韦建《黔州刺史薛舒神道碑》:“驻车决遗,揽轡澄清。”宋柳永《一寸金》词:“仗汉节、揽轡澄清,高掩武侯勋业,文翁风化。”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七:“少年揽轡澄清意,倦矣应怜缩手时。”亦作“揽轡登车”、“揽轡中原”。清毛奇龄《送吴明府超迁观察之闽》诗:“丈夫入世贵倜儻,揽轡登车气何爽!”柳亚子《流亡杂诗》:“劫餘仍遣同舟济,揽轡中原共死生。”亦省作“揽轡”。唐高适《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揽轡隼将击,忘机鸥復来。”郁达夫《无题》诗之三:“赘秦原不为身谋,揽轡犹思定十洲。”汉【少年场】会的场所。《汉书·酷吏传·尹赏》:“长安中歌之曰:‘安所求子死?桓东少年场。生时谅不谨,枯骨后何葬?’”北周庾信《结客少年场行》:“结客少年场,春风满路香。”唐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满园花菊鬱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李光《友人刘竞生续学保定诗以送之》:“道路艰难阻且长,探丸击剑少年场。”【乐未央】“长乐未央”的略语。犹言永远欢乐,欢乐不尽。汉代常用的吉祥语。当时的瓦当上多饰有“长乐未央”的文字阳纹。汉初并以“长乐”、“未央”为宫殿名。晋傅玄《相和歌·秋胡行》:“母立呼妇来,欢情乐未央。”《隋书·音乐志下》:“基同北辰久,寿共南山长。黎元鼓腹乐未央。”折叠从军有苦乐行(时从司空鱼公北征)诗意赏析
-
李益
李益(748─827?),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八岁时,逢安史之乱,西北地区常受到外族侵扰,李益离开家乡。唐朝宗大历四年(769)中进士,历任象郑县尉等职位低下的小官。其后弃官而去,游燕、赵间,在藩镇帐下任幕僚十八年,长期征战南北,经过多次战争,所以他对边塞的军旅生活非常熟悉,写了不少描写边塞风光、讴歌战士慷慨激昂为国捐躯的诗歌。在艺术上能够…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从军有苦乐行(时从司空鱼公北征)原文,从军有苦乐行(时从司空鱼公北征)翻译,从军有苦乐行(时从司空鱼公北征)赏析,从军有苦乐行(时从司空鱼公北征)阅读答案,出自李益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400442.html
诗词类别
李益的诗词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