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旧赠江阳宰陆调
- 泰伯让天下,仲雍扬波涛。
清风荡万古,迹与星辰高。
开吴食东溟,陆氏世英髦。
多君秉古节,岳立冠人曹。
风流少年时,京洛事游遨。
腰间延陵剑,玉带明珠袍。
我昔斗鸡徒,连延五陵豪。
邀遮相组织,呵吓来煎熬。
君开万丛人,鞍马皆辟易。
告急清宪台,脱余北门厄。
间宰江阳邑,翦棘树兰芳。
城门何肃穆,五月飞秋霜。
好鸟集珍木,高才列华堂。
时从府中归,丝管俨成行。
但苦隔远道,无由共衔觞。
江北荷花开,江南杨梅熟。
正好饮酒时,怀贤在心目。
挂席拾海月,乘风下长川。
多沽新丰醁,满载剡溪船。
中途不遇人,直到尔门前。
大笑同一醉,取乐平生年。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古代文人豪迈情怀和游历的诗歌。作者通过描绘自己年少时的经历,以及见闻和遭遇,来表达他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和感悟。 最初提到的泰伯和仲雍都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圣贤,他们的名字象征着权力和学问。这里的意思是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泰伯和仲雍一样拥有权力和能力,并且在人生的旅途中扬起波涛。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诗人壮志凌云,追求卓越的心态。他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英俊而坚定的人物,像陆氏、岳飞那样秉持古道热肠,即使经历各种困难也要保持高尚的品德和风度。 诗人回忆起年少时期在京洛游玩的经历,描述了自己身上的剑和服装等细节,以及跟五陵豪族的斗鸡经历。这些细节描写显示出诗人年轻时的豪迈和冒险精神。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旅途和见闻,来表现他对世界的探索和思考。他通过游历江南北,欣赏花鸟和风景,品尝美酒,寻找知音,并最终在朋友家中畅饮欢笑,抒发了自己的心情和愉悦。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豁达乐观、不屈不挠的精神,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热爱和向往。
- 背诵
-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注释
【剡溪船】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偟,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后因以“剡溪船”指隐居逸游,造访故友。唐李白《叙旧赠江阳宰陆调》诗:“多酤新丰醁,满载剡溪船。”元赵孟頫《次韵王时观》:“欲説旧游浑似梦,何时重上剡溪船。”【延陵剑】《新序·节士》载,春秋时延陵季子(吴公子季札)将出访晋国,带宝剑经过徐国,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为有晋国之使,未即献剑,然心已许之。及使晋返,而徐君已死。于是乃以剑挂徐君墓树而去。后用为不忘故旧的典实。唐李白《送鞠十少府》诗:“我有延陵剑,君无陆贾金。”明高启《魏使君见示吕忠肃公旧赠诗因赋》:“难县延陵剑,空听山阳笛。”…展开【剡溪船】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偟,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后因以“剡溪船”指隐居逸游,造访故友。唐李白《叙旧赠江阳宰陆调》诗:“多酤新丰醁,满载剡溪船。”元赵孟頫《次韵王时观》:“欲説旧游浑似梦,何时重上剡溪船。”【延陵剑】《新序·节士》载,春秋时延陵季子(吴公子季札)将出访晋国,带宝剑经过徐国,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为有晋国之使,未即献剑,然心已许之。及使晋返,而徐君已死。于是乃以剑挂徐君墓树而去。后用为不忘故旧的典实。唐李白《送鞠十少府》诗:“我有延陵剑,君无陆贾金。”明高启《魏使君见示吕忠肃公旧赠诗因赋》:“难县延陵剑,空听山阳笛。”折叠叙旧赠江阳宰陆调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古代文人豪迈情怀和游历的诗歌。作者通过描绘自己年少时的经历,以及见闻和遭遇,来表达他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和…展开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古代文人豪迈情怀和游历的诗歌。作者通过描绘自己年少时的经历,以及见闻和遭遇,来表达他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和感悟。 最初提到的泰伯和仲雍都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圣贤,他们的名字象征着权力和学问。这里的意思是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泰伯和仲雍一样拥有权力和能力,并且在人生的旅途中扬起波涛。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诗人壮志凌云,追求卓越的心态。他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英俊而坚定的人物,像陆氏、岳飞那样秉持古道热肠,即使经历各种困难也要保持高尚的品德和风度。 诗人回忆起年少时期在京洛游玩的经历,描述了自己身上的剑和服装等细节,以及跟五陵豪族的斗鸡经历。这些细节描写显示出诗人年轻时的豪迈和冒险精神。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旅途和见闻,来表现他对世界的探索和思考。他通过游历江南北,欣赏花鸟和风景,品尝美酒,寻找知音,并最终在朋友家中畅饮欢笑,抒发了自己的心情和愉悦。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豁达乐观、不屈不挠的精神,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热爱和向往。折叠 -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李白即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早年在蜀中就学漫游。青年时期,开始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筠的推荐,应诏赴长安,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礼遇。但因权贵不容,不久即遭谗去…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原文,叙旧赠江阳宰陆调翻译,叙旧赠江阳宰陆调赏析,叙旧赠江阳宰陆调阅读答案,出自李白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394934.html
诗词类别
李白的诗词
- 《泾溪东亭寄郑少府谔》
- 《早发白帝城/白帝下江陵》
- 《襄阳曲四首》
-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 《口号(一作口号留别金陵诸公)》
- 《戏赠杜甫(以下见《唐诗纪事》)》
- 《安州应城玉女汤作》
- 《相和歌辞 其二》
- 《横江词·其二》
- 《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此诗杨慎云是伪作)》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