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漉篇
- 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
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没。
越鸟从南来,胡鹰亦北渡。
我欲弯弓向天射,惜其中道失归路。
落叶别树,飘零随风。
客无所托,悲与此同。
罗帏舒卷,似有人开。
明月直入,无心可猜。
雄剑挂壁,时时龙鸣。
不断犀象,绣涩苔生。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神鹰梦泽,不顾鸱鸢。
为君一击,鹏抟九天。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的内心独白和自我反思,表达了他对于时局的不满和对于成名的渴望。 首先,诗人通过“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来形容自己处于一种孤独和困境之中,而且环境非常艰苦。虽然看不到月亮,但是这还不如水太深,行人都会被淹没。接着,诗人又通过“越鸟从南来,胡鹰亦北渡”来强调自己身处多事之秋,国家处于危机之中。此时,他甚至想要拉弓射箭,希望能够为国家出一份力,但是却不知道该往何处去。在这样的年代里,无论是谁,都难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名。 其次,诗人写到“落叶别树,飘零随风。客无所托,悲与此同。”这里,诗人再次表现出自己的孤独和无助。他就像那飞落的落叶一样,没有归宿,只能随风飘荡。与此同时,他也感受到了悲伤之情。他没有朋友,没有家人,更没有所谓的寄托。 最后,诗人通过“罗帏舒卷,似有人开。明月直入,无心可猜。雄剑挂壁,时时龙鸣。不断犀象,绣涩苔生。国耻未雪,何由成名。神鹰梦泽,不顾鸱鸢。为君一击,鹏抟九天。”来表达自己大志和追求成功的决心。他崇敬武勇,希望能够像英雄一样斩妖除魔,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国家正处于一个战争年代,许多英雄都失落了,而在这个时代,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非常困难。
- 背诵
-
独漉篇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的内心独白和自我反思,表达了他对于时局的不满和对于成名的渴望。 首先,诗人通过“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展开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的内心独白和自我反思,表达了他对于时局的不满和对于成名的渴望。 首先,诗人通过“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来形容自己处于一种孤独和困境之中,而且环境非常艰苦。虽然看不到月亮,但是这还不如水太深,行人都会被淹没。接着,诗人又通过“越鸟从南来,胡鹰亦北渡”来强调自己身处多事之秋,国家处于危机之中。此时,他甚至想要拉弓射箭,希望能够为国家出一份力,但是却不知道该往何处去。在这样的年代里,无论是谁,都难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名。 其次,诗人写到“落叶别树,飘零随风。客无所托,悲与此同。”这里,诗人再次表现出自己的孤独和无助。他就像那飞落的落叶一样,没有归宿,只能随风飘荡。与此同时,他也感受到了悲伤之情。他没有朋友,没有家人,更没有所谓的寄托。 最后,诗人通过“罗帏舒卷,似有人开。明月直入,无心可猜。雄剑挂壁,时时龙鸣。不断犀象,绣涩苔生。国耻未雪,何由成名。神鹰梦泽,不顾鸱鸢。为君一击,鹏抟九天。”来表达自己大志和追求成功的决心。他崇敬武勇,希望能够像英雄一样斩妖除魔,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国家正处于一个战争年代,许多英雄都失落了,而在这个时代,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非常困难。折叠 -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李白即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早年在蜀中就学漫游。青年时期,开始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筠的推荐,应诏赴长安,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礼遇。但因权贵不容,不久即遭谗去…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独漉篇原文,独漉篇翻译,独漉篇赏析,独漉篇阅读答案,出自李白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394835.html
诗词类别
李白的诗词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