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
- 君不见建章宫中金明枝,万万长条拂地垂。
二月三月花如霰,九重幽深君不见。
艳彩朝含四宝宫,香风旦入朝云殿。
汉家宫女春未阑,爱此芳香朝暮看。
看来看去心不忘,攀折将安镜台上。
双双素手剪不成,两两红妆笑相向。
建章昨夜起春风,一花飞落长信宫。
长信丽人见花泣,忆此珍树何嗟及。
我昔初在昭阳时,朝攀暮折登玉墀。
只言岁岁长相对,不悟今朝遥相思。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写了建章宫中的一棵金明枝花树,这棵树开满了花朵,细长垂挂,从二月到三月都像雪花一样落下。整个宫殿内外充满了这种花的香味和美丽景色,即使是春天未过完时,汉家宫女也会情不自禁地被吸引到这里来欣赏。 这棵树的美丽和芬芳让人无法忘怀,即使在攀折和剪枝时也难以捕捉到它的优雅和高贵。然而,当春风吹起时,树上的一朵花轻轻飘落在长信宫中,这时候,一个丽人看到花,感叹珍树之美,深深感慨岁月的流转,思念远方的人。最后,作者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登玉墀欣赏金明枝花景的场景,并表达了对自己与他人相思缠绵的思念之情。
- 背诵
-
行路难注释
【建章宫】称“建章”。1.汉代长安宫殿名。《三辅黄图·汉宫》:“武帝太初元年,柏梁殿灾。粤巫勇之曰:‘粤俗,有火灾即復大起屋,以厌胜之。’帝於是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宫在未央宫西,长安城外。”汉张衡《西京赋》:“柏梁既灾,越巫陈方,建章是经,用厌火祥。”2.南朝宋时以京城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北邸为建章宫。《宋书·前废帝纪》:“﹝永光元年秋八月﹞甲申,以北邸为建章宫,南第为长杨宫。”唐李白《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朓》诗:“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绳。斜低建章闕,耿耿对金陵。”3.泛指宫阙。唐王昌龄《青楼曲》:“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宋苏轼《上元侍饮楼上三首呈同列》诗:“澹月疎星遶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汉【长信宫】名。汉太皇太后所居。因用以为太皇太后的代称。《三辅黄图·汉宫》:“长信宫,汉太后常居之……后宫在西,秋之象也。秋主信,故宫殿皆以长信、长秋为名。”《骈雅·释名称》:“汉制,帝祖母称长信宫,帝母称长乐宫。”2.泛指帝后所居。《古今小说·闹阴司司马貌断狱》:“吕后听説,即发密旨,宣大梁王入朝,某到金鑾殿前,不见娘娘。太监道:‘娘娘有旨,宣入长信宫议机密事。’”…展开【建章宫】称“建章”。1.汉代长安宫殿名。《三辅黄图·汉宫》:“武帝太初元年,柏梁殿灾。粤巫勇之曰:‘粤俗,有火灾即復大起屋,以厌胜之。’帝於是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宫在未央宫西,长安城外。”汉张衡《西京赋》:“柏梁既灾,越巫陈方,建章是经,用厌火祥。”2.南朝宋时以京城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北邸为建章宫。《宋书·前废帝纪》:“﹝永光元年秋八月﹞甲申,以北邸为建章宫,南第为长杨宫。”唐李白《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朓》诗:“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绳。斜低建章闕,耿耿对金陵。”3.泛指宫阙。唐王昌龄《青楼曲》:“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宋苏轼《上元侍饮楼上三首呈同列》诗:“澹月疎星遶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汉【长信宫】名。汉太皇太后所居。因用以为太皇太后的代称。《三辅黄图·汉宫》:“长信宫,汉太后常居之……后宫在西,秋之象也。秋主信,故宫殿皆以长信、长秋为名。”《骈雅·释名称》:“汉制,帝祖母称长信宫,帝母称长乐宫。”2.泛指帝后所居。《古今小说·闹阴司司马貌断狱》:“吕后听説,即发密旨,宣大梁王入朝,某到金鑾殿前,不见娘娘。太监道:‘娘娘有旨,宣入长信宫议机密事。’”折叠行路难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建章宫中的一棵金明枝花树,这棵树开满了花朵,细长垂挂,从二月到三月都像雪花一样落下。整个宫殿内外充满了这种花…展开这首诗描写了建章宫中的一棵金明枝花树,这棵树开满了花朵,细长垂挂,从二月到三月都像雪花一样落下。整个宫殿内外充满了这种花的香味和美丽景色,即使是春天未过完时,汉家宫女也会情不自禁地被吸引到这里来欣赏。 这棵树的美丽和芬芳让人无法忘怀,即使在攀折和剪枝时也难以捕捉到它的优雅和高贵。然而,当春风吹起时,树上的一朵花轻轻飘落在长信宫中,这时候,一个丽人看到花,感叹珍树之美,深深感慨岁月的流转,思念远方的人。最后,作者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登玉墀欣赏金明枝花景的场景,并表达了对自己与他人相思缠绵的思念之情。折叠 -
崔颢
崔颢(704?─754),唐朝著名诗人。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开元十一年(723)登进士第。开元后期,曾在代州都督杜希望(杜佑父)门下任职。天宝初(742─744),入朝为太仆寺丞,官终尚书司勋员外郎。其前期诗作多写闺情,流于浮艳轻薄;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振,忽变常体,风骨凛然,尤其是边塞诗慷慨豪迈,雄浑奔放,名著当时。…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行路难原文,行路难翻译,行路难赏析,行路难阅读答案,出自崔颢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393463.html
诗词类别
崔颢的诗词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