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宅中斋
- 郡宅枕层岭,春湖绕芳甸。
云甍出万家,卧览皆已遍。
渔商汗成雨,廨邑明若练。
越俗镜中行,夏祠云表见。
兹都信盘郁,英远常栖眄。
王子事黄老,独乐恣游衍。
谢公念苍生,同忧感推荐。
灵越多秀士,运阔无由面。
神理翳青山,风流满黄卷。
揆予谬承奖,自昔从缨弁。
瑶水执仙羁,金闺负时选。
晨趋博望苑,夜直明光殿。
一朝罢台阁,万里违乡县。
风土足慰心,况悦年芳变。
淮廪伫滋实,沂歌非所羡。
讼寝归四明,龄颓亲九转。
微尚本江海,少留岂交战。
唯馀后凋色,窃比东南箭。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古代文学家陆游写给他的友人的一首赠别诗。诗中描述了他在任职期间所居住的地方,以及他对环境的感受和离开后的思考。 首先,他描述了自己所在的郡宅,坐落在层层山岭之上,四周环绕着春天盛开的芳甸湖。他观察了这里的云甍建筑和各种景色,感叹自己已经游览了所有的美景。 然后,他描述了附近的池塘和商贩,认为他们勤奋工作,但生活并不容易。而廨邑则非常繁荣,仿佛是由练制的明亮丝线编织而成。 接着,他提到了越南的俗民和神仙,以及当地的夏季祭祀活动。他认为这样的传统文化非常珍贵,值得被保护。 最后,他谈到了自己的离开。虽然他将前往新的领地,但他依然留恋于这里的风土人情。他感叹自己即将面临的漫长旅途,但也憧憬着未来可能遇到的美好事物。他认为人生如风,所到之处留下了独特的印记,而这些印记也让他感到心有所归。 整首诗充满着对生活和人情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展现出文学家对自然和社会的细腻观察力和自然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
- 背诵
-
郡宅中斋注释
【博望苑】苑名。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汉武帝为戾太子建,以供其交接宾客。《汉书·戾太子刘据传》:“及冠就宫,上为立博望苑,使通宾客。”颜师古注:“取其广博观望也。”《三辅黄图·苑囿》:“博望苑,武帝立子据为太子,为太子开博望苑以通宾客……博望苑在长安城南杜门外五里有遗址。”参阅《元和郡县图志》卷一。汉【明光殿】宫殿名。《三辅黄图·汉宫》:“未央宫渐臺西有桂宫,中有明光殿,皆金玉珠璣为帘箔,处处明月珠,金陛玉阶,昼夜光明。”2.泛指宫殿。唐岑参《杜公挽歌》之三:“忆昨明光殿,新承天子恩。”宋张孝祥《鹧鸪天·赠钱横州子山》词:“君侯合侍明光殿,且作横槎海上仙。”…展开【博望苑】苑名。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汉武帝为戾太子建,以供其交接宾客。《汉书·戾太子刘据传》:“及冠就宫,上为立博望苑,使通宾客。”颜师古注:“取其广博观望也。”《三辅黄图·苑囿》:“博望苑,武帝立子据为太子,为太子开博望苑以通宾客……博望苑在长安城南杜门外五里有遗址。”参阅《元和郡县图志》卷一。汉【明光殿】宫殿名。《三辅黄图·汉宫》:“未央宫渐臺西有桂宫,中有明光殿,皆金玉珠璣为帘箔,处处明月珠,金陛玉阶,昼夜光明。”2.泛指宫殿。唐岑参《杜公挽歌》之三:“忆昨明光殿,新承天子恩。”宋张孝祥《鹧鸪天·赠钱横州子山》词:“君侯合侍明光殿,且作横槎海上仙。”折叠郡宅中斋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古代文学家陆游写给他的友人的一首赠别诗。诗中描述了他在任职期间所居住的地方,以及他对环境的感受和离开后的思考。…展开这首诗是古代文学家陆游写给他的友人的一首赠别诗。诗中描述了他在任职期间所居住的地方,以及他对环境的感受和离开后的思考。 首先,他描述了自己所在的郡宅,坐落在层层山岭之上,四周环绕着春天盛开的芳甸湖。他观察了这里的云甍建筑和各种景色,感叹自己已经游览了所有的美景。 然后,他描述了附近的池塘和商贩,认为他们勤奋工作,但生活并不容易。而廨邑则非常繁荣,仿佛是由练制的明亮丝线编织而成。 接着,他提到了越南的俗民和神仙,以及当地的夏季祭祀活动。他认为这样的传统文化非常珍贵,值得被保护。 最后,他谈到了自己的离开。虽然他将前往新的领地,但他依然留恋于这里的风土人情。他感叹自己即将面临的漫长旅途,但也憧憬着未来可能遇到的美好事物。他认为人生如风,所到之处留下了独特的印记,而这些印记也让他感到心有所归。 整首诗充满着对生活和人情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展现出文学家对自然和社会的细腻观察力和自然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折叠 -
宋之问
宋之问(656─712)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县)人,父名令文,高宗时为左骁郎将,东台详正学士,善文辞,工书法,膂力过人,时称「三绝」。之问受其父影响,亦善诗文,与「善剖决」的韦善心并称户部「二妙」,与著名诗人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上元二年举进士,初与杨炯分直内教,历任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等职,常扈从游宴,写过不少应制诗。媚附于武则天…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郡宅中斋原文,郡宅中斋翻译,郡宅中斋赏析,郡宅中斋阅读答案,出自宋之问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391139.html
诗词类别
宋之问的诗词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