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夏歌

作者:李白      朝代:唐朝
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夏歌原文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邪。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夏歌拼音解读
jìng sān bǎi
hàn dàn huā
yuè 西 shī cǎi
rén kàn ài ruò xié
huí zhōu dài yuè
guī yuè wáng jiā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中的一个片段。它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湖泊景象,描述了一位美女在五月采荷,并以此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越王家的向往和归乡之情。 具体解释如下: - 镜湖三百里:指湖泊面积广阔。 - 菡萏发荷花:菡萏是一种水生植物,与荷花一同开放,象征着夏季的到来。 - 五月西施采: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诗人借用其名,形容采荷女子的美貌。 - 人看隘若邪:意为站在岸上看去,却感觉船行过的地方像是歪曲了的,窄得似乎根本无法通行。 -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回程时没有等待月亮升起,直接返回越王家。越王是春秋时期越国的一位君主,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回到故乡的向往之情。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夏歌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中的一个片段。它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湖泊景象,描述了一位美女在五月采荷…展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中的一个片段。它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湖泊景象,描述了一位美女在五月采荷,并以此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越王家的向往和归乡之情。 具体解释如下: - 镜湖三百里:指湖泊面积广阔。 - 菡萏发荷花:菡萏是一种水生植物,与荷花一同开放,象征着夏季的到来。 - 五月西施采: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诗人借用其名,形容采荷女子的美貌。 - 人看隘若邪:意为站在岸上看去,却感觉船行过的地方像是歪曲了的,窄得似乎根本无法通行。 -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回程时没有等待月亮升起,直接返回越王家。越王是春秋时期越国的一位君主,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回到故乡的向往之情。折叠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李白即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早年在蜀中就学漫游。青年时期,开始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筠的推荐,应诏赴长安,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礼遇。但因权贵不容,不久即遭谗去…详情

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夏歌原文,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夏歌翻译,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夏歌赏析,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夏歌阅读答案,出自李白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390456.html

诗词类别

李白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