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寄辛潭州)

作者:杨炎正      朝代:宋朝
贺新郎(寄辛潭州)原文
梦里骖鸾驭。
望蓬莱不远,翩然被风吹去。
吹到楚楼烟月上,不记人间何处。
但疑是、蓬壶别所。
缥缈霓裳天女队,奉一仙、满把流霞举。
如唤我,醉中舞醉醒梦觉知何许。
问潇湘今日,谁与主盟樽俎。
无限青春难老意,拟倩管弦寄与。
待新筑沙堤隐步。
万里云霄都历遍,却依前、流水桃源路。
留此笔,为君赋。
贺新郎(寄辛潭州)拼音解读
mèng cān luán
wàng péng lái yuǎn
piān rán bèi fēng chuī
chuī dào chǔ lóu yān yuè shàng
rén jiān chù
dàn shì péng bié suǒ
piāo miǎo shang tiān duì
fèng xiān mǎn liú xiá
huàn
zuì zhōng zuì xǐng mèng jiào zhī
wèn xiāo xiāng jīn
shuí zhǔ méng zūn
xiàn qīng chūn nán lǎo
qiàn guǎn xián
dài xīn zhù shā yǐn
wàn yún xiāo dōu biàn
què qián liú shuǐ táo yuán
liú
wéi jū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梦中骑着神马游历仙境,欣赏天女舞蹈,感叹青春难老,希望借管弦音乐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最后,他留下这篇诗作为献给读者的礼物。 诗中所提到的“蓬莱”是传说中的仙境,而“楚楼烟月”则代表着诗人渴望到达的目标和追求。作者通过对仙境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欣赏天女队的舞蹈,体现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对优美事物的追求。 诗中也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担忧,他感慨青春易逝,难以挽回。同时,他也表达了他通过音乐来创造永恒的艺术之美和寄托自己的情感。 最后,作者留下这篇诗作为自己的赠言,表达了他对读者的关怀和祝愿。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贺新郎(寄辛潭州)注释

【桃源路】1.通往理想境界之路。唐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诗:“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松子家。”宋辛弃疾《水龙吟·题雨岩》词:“有怒涛声远,落花香在,人疑是、桃源路。”清纳兰性德《海棠春》词:“落红片片浑如雾,不教更觅桃源路。香径晚风寒,月在雀飞处。”参见“桃花源”。《白雪遗音·南词·乌啼花落》:“临别订期赠肺腑,缘何心口不相同。莫不是,另觅桃源路,许久全无信一封,害得我小侍儿报花无心赏。”参见“桃源洞”。2.指通往美人住处的路。南唐冯延巳《酒泉子》词:“陇头云,桃源路,两魂销。”明陈汝元《金莲记·湖赏》:“挑灯夜半自嘆吁,几回梦入桃源路,须再聘沉鱼美姿。”…展开
【桃源路】1.通往理想境界之路。唐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诗:“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松子家。”宋辛弃疾《水龙吟·题雨岩》词:“有怒涛声远,落花香在,人疑是、桃源路。”清纳兰性德《海棠春》词:“落红片片浑如雾,不教更觅桃源路。香径晚风寒,月在雀飞处。”参见“桃花源”。《白雪遗音·南词·乌啼花落》:“临别订期赠肺腑,缘何心口不相同。莫不是,另觅桃源路,许久全无信一封,害得我小侍儿报花无心赏。”参见“桃源洞”。2.指通往美人住处的路。南唐冯延巳《酒泉子》词:“陇头云,桃源路,两魂销。”明陈汝元《金莲记·湖赏》:“挑灯夜半自嘆吁,几回梦入桃源路,须再聘沉鱼美姿。”折叠

贺新郎(寄辛潭州)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梦中骑着神马游历仙境,欣赏天女舞蹈,感叹青春难老,希望借管弦音乐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最后,他留下这篇诗…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梦中骑着神马游历仙境,欣赏天女舞蹈,感叹青春难老,希望借管弦音乐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最后,他留下这篇诗作为献给读者的礼物。 诗中所提到的“蓬莱”是传说中的仙境,而“楚楼烟月”则代表着诗人渴望到达的目标和追求。作者通过对仙境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欣赏天女队的舞蹈,体现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对优美事物的追求。 诗中也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担忧,他感慨青春易逝,难以挽回。同时,他也表达了他通过音乐来创造永恒的艺术之美和寄托自己的情感。 最后,作者留下这篇诗作为自己的赠言,表达了他对读者的关怀和祝愿。折叠

作者介绍

杨炎正 杨炎正 杨炎正(1145—?)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杨万里之族弟。庆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镗,为宁县簿。六年,除架阁指挥,寻罢官。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论劾,诏与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论罢,改知琼州,官至安抚使。杨炎正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详情

贺新郎(寄辛潭州)原文,贺新郎(寄辛潭州)翻译,贺新郎(寄辛潭州)赏析,贺新郎(寄辛潭州)阅读答案,出自杨炎正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385248.html

诗词类别

杨炎正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