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寄辛潭州)
- 梦里骖鸾驭。
望蓬莱不远,翩然被风吹去。
吹到楚楼烟月上,不记人间何处。
但疑是、蓬壶别所。
缥缈霓裳天女队,奉一仙、满把流霞举。
如唤我,醉中舞醉醒梦觉知何许。
问潇湘今日,谁与主盟樽俎。
无限青春难老意,拟倩管弦寄与。
待新筑沙堤隐步。
万里云霄都历遍,却依前、流水桃源路。
留此笔,为君赋。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梦中骑着神马游历仙境,欣赏天女舞蹈,感叹青春难老,希望借管弦音乐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最后,他留下这篇诗作为献给读者的礼物。 诗中所提到的“蓬莱”是传说中的仙境,而“楚楼烟月”则代表着诗人渴望到达的目标和追求。作者通过对仙境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欣赏天女队的舞蹈,体现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对优美事物的追求。 诗中也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担忧,他感慨青春易逝,难以挽回。同时,他也表达了他通过音乐来创造永恒的艺术之美和寄托自己的情感。 最后,作者留下这篇诗作为自己的赠言,表达了他对读者的关怀和祝愿。
- 背诵
-
贺新郎(寄辛潭州)注释
【桃源路】1.通往理想境界之路。唐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诗:“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松子家。”宋辛弃疾《水龙吟·题雨岩》词:“有怒涛声远,落花香在,人疑是、桃源路。”清纳兰性德《海棠春》词:“落红片片浑如雾,不教更觅桃源路。香径晚风寒,月在雀飞处。”参见“桃花源”。《白雪遗音·南词·乌啼花落》:“临别订期赠肺腑,缘何心口不相同。莫不是,另觅桃源路,许久全无信一封,害得我小侍儿报花无心赏。”参见“桃源洞”。2.指通往美人住处的路。南唐冯延巳《酒泉子》词:“陇头云,桃源路,两魂销。”明陈汝元《金莲记·湖赏》:“挑灯夜半自嘆吁,几回梦入桃源路,须再聘沉鱼美姿。”…展开【桃源路】1.通往理想境界之路。唐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诗:“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松子家。”宋辛弃疾《水龙吟·题雨岩》词:“有怒涛声远,落花香在,人疑是、桃源路。”清纳兰性德《海棠春》词:“落红片片浑如雾,不教更觅桃源路。香径晚风寒,月在雀飞处。”参见“桃花源”。《白雪遗音·南词·乌啼花落》:“临别订期赠肺腑,缘何心口不相同。莫不是,另觅桃源路,许久全无信一封,害得我小侍儿报花无心赏。”参见“桃源洞”。2.指通往美人住处的路。南唐冯延巳《酒泉子》词:“陇头云,桃源路,两魂销。”明陈汝元《金莲记·湖赏》:“挑灯夜半自嘆吁,几回梦入桃源路,须再聘沉鱼美姿。”折叠贺新郎(寄辛潭州)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梦中骑着神马游历仙境,欣赏天女舞蹈,感叹青春难老,希望借管弦音乐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最后,他留下这篇诗…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梦中骑着神马游历仙境,欣赏天女舞蹈,感叹青春难老,希望借管弦音乐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最后,他留下这篇诗作为献给读者的礼物。 诗中所提到的“蓬莱”是传说中的仙境,而“楚楼烟月”则代表着诗人渴望到达的目标和追求。作者通过对仙境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欣赏天女队的舞蹈,体现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对优美事物的追求。 诗中也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担忧,他感慨青春易逝,难以挽回。同时,他也表达了他通过音乐来创造永恒的艺术之美和寄托自己的情感。 最后,作者留下这篇诗作为自己的赠言,表达了他对读者的关怀和祝愿。折叠 -
杨炎正
杨炎正(1145—?)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杨万里之族弟。庆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镗,为宁县簿。六年,除架阁指挥,寻罢官。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论劾,诏与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论罢,改知琼州,官至安抚使。杨炎正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贺新郎(寄辛潭州)原文,贺新郎(寄辛潭州)翻译,贺新郎(寄辛潭州)赏析,贺新郎(寄辛潭州)阅读答案,出自杨炎正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385248.html
诗词类别
杨炎正的诗词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