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作者:谢逸      朝代:宋朝
蝶恋花原文
豆蔻梢头春色浅。
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
红日三竿帘幕卷。
画楼影里双飞燕。
拢鬓步摇青玉碾。
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
独倚阑干凝望远。
一川烟草平如剪。
蝶恋花拼音解读
dòu kòu shāo tóu chūn qiǎn
xīn shì shā
xiù dōng fēng ruǎn
hóng sān gān 竿 lián juàn
huà lóu yǐng shuāng fēi yàn
lǒng bìn yáo qīng niǎn
quē yàng huā zhī
fēng ér chàn
lán gàn níng wàng yuǎn
chuān yān cǎo píng jiǎ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的景象。豆蔻树上的嫩芽透露出浅浅的春意。诗人穿上新试的纱衣,在柔软的东风中拂袖起舞。红日三竿,帘幕卷起,画楼影里双飞燕,构成了一副生动的春日景色。诗人轻拢鬓发,依靠在栏杆上,凝望远方,眼前一片平坦的烟草田如同被剪平般展现在视野之中。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象的赞美和沉思。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蝶恋花注释

【双飞燕】“双飞鷰”。1.雌雄并飞的两只燕子。《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思为双飞鷰,衔泥巢居屋。”宋谢逸《蝶恋花·春景》词:“红日三竿帘幕卷,画楼影里双飞燕。”2.喻指信使。《文选·江淹<杂体诗·效李陵“从军”>》:“袖中有短书,愿寄双飞鷰。”李周翰注:“鷰春南飞,就暖巢於人家,故愿以书寄之。”清顾炎武《寄刘处士大来》诗:“聊裁一幅书,去託双飞燕。”3.汉阳的一种渡船。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汉阳渡船最小,俗名双飞燕。一人而盪两桨,左右相交,力均势等,最捷而稳。”典【红日三竿】升起已有三竹竿之高。谓时光已晚。宋谢逸《蝶恋花》词:“红日三竿帘幕捲,画楼影里双飞燕。”元吕止庵《集贤宾·叹世》套曲:“有何拘繫?则不如一枕安然,直睡到红日三竿未起。”《红楼梦》第一回:“士隐送雨村去后,回房一觉,直至红日三竿方醒。”汉…展开
【双飞燕】“双飞鷰”。1.雌雄并飞的两只燕子。《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思为双飞鷰,衔泥巢居屋。”宋谢逸《蝶恋花·春景》词:“红日三竿帘幕卷,画楼影里双飞燕。”2.喻指信使。《文选·江淹<杂体诗·效李陵“从军”>》:“袖中有短书,愿寄双飞鷰。”李周翰注:“鷰春南飞,就暖巢於人家,故愿以书寄之。”清顾炎武《寄刘处士大来》诗:“聊裁一幅书,去託双飞燕。”3.汉阳的一种渡船。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汉阳渡船最小,俗名双飞燕。一人而盪两桨,左右相交,力均势等,最捷而稳。”典【红日三竿】升起已有三竹竿之高。谓时光已晚。宋谢逸《蝶恋花》词:“红日三竿帘幕捲,画楼影里双飞燕。”元吕止庵《集贤宾·叹世》套曲:“有何拘繫?则不如一枕安然,直睡到红日三竿未起。”《红楼梦》第一回:“士隐送雨村去后,回房一觉,直至红日三竿方醒。”汉折叠

蝶恋花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的景象。豆蔻树上的嫩芽透露出浅浅的春意。诗人穿上新试的纱衣,在柔软的东风中拂袖起舞。红日三竿,帘幕卷…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的景象。豆蔻树上的嫩芽透露出浅浅的春意。诗人穿上新试的纱衣,在柔软的东风中拂袖起舞。红日三竿,帘幕卷起,画楼影里双飞燕,构成了一副生动的春日景色。诗人轻拢鬓发,依靠在栏杆上,凝望远方,眼前一片平坦的烟草田如同被剪平般展现在视野之中。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象的赞美和沉思。折叠

作者介绍

谢逸 谢逸 谢逸(1068-1113,一说1010-1113)字无逸,号溪堂。宋朝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生于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与汪革、谢薖同学于吕希哲,刻苦磨砺,诗文俱佳。两次应科…详情

蝶恋花原文,蝶恋花翻译,蝶恋花赏析,蝶恋花阅读答案,出自谢逸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381068.html

诗词类别

谢逸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