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密州上元)

作者:苏轼      朝代:宋朝
蝶恋花(密州上元)原文
灯火钱塘三五夜。
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
此般风味应无价。
寂寞山城人老也。
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
昏昏雪意云垂野。
蝶恋花(密州上元)拼音解读
dēng huǒ qián táng sān
míng yuè shuāng
zhào jiàn rén huà
zhàng chuī shēng xiāng shè
bān fēng wèi yīng jià
shān chéng rén lǎo
chuī xiāo
zhà nóng sāng shè
huǒ lěng dēng shuāng xià
hūn hūn xuě yún chuí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夜景,作者在钱塘江畔观赏灯火、明月和吹笙的场景。他感叹这样的风味无价,但同时也表达了寂寞山城老人的感慨。随着击鼓吹箫声音响起,作者仿佛置身于农村社区之中。最后,作者描述了夜晚的寒冷和雪意,以此结束了整首诗。该诗反映了作者对夜色和人生的思考。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蝶恋花(密州上元)注释

【三五夜】日夜晚。南朝梁沉约《昭君辞》:“唯有三五夜,明月暂经过。”唐温庭筠《南歌子》词:“月明三五夜,对芳颜。”清大健《鹤来庄赠孝隐》诗:“中林三五夜,常把蓽门开。”…展开
【三五夜】日夜晚。南朝梁沉约《昭君辞》:“唯有三五夜,明月暂经过。”唐温庭筠《南歌子》词:“月明三五夜,对芳颜。”清大健《鹤来庄赠孝隐》诗:“中林三五夜,常把蓽门开。”折叠

蝶恋花(密州上元)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夜景,作者在钱塘江畔观赏灯火、明月和吹笙的场景。他感叹这样的风味无价,但同时也表达了寂寞山城老人的…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夜景,作者在钱塘江畔观赏灯火、明月和吹笙的场景。他感叹这样的风味无价,但同时也表达了寂寞山城老人的感慨。随着击鼓吹箫声音响起,作者仿佛置身于农村社区之中。最后,作者描述了夜晚的寒冷和雪意,以此结束了整首诗。该诗反映了作者对夜色和人生的思考。折叠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朝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详情

蝶恋花(密州上元)原文,蝶恋花(密州上元)翻译,蝶恋花(密州上元)赏析,蝶恋花(密州上元)阅读答案,出自苏轼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380291.html

诗词类别

苏轼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