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霜角
- 新安八景花屏春晓初日沧凉,海霞摇曙光。
几招好山如画,晴蔼蔼,郁苍苍。
众芳,云景香,道人眠石床。
唤起南华梦蝶,莺啼在,绿垂杨。
练溪晚渡淡烟微隔,几点投林翮。
千古澄江秀句,空感慨,有谁索?拍拍,水光白,小舟争过客。
沽酒归来樵叟,相随到,许仙宅。
南山秋色华盖亭亭,向阳松桂荣。
背立夜坛朝斗,直下看,老人星。
地灵,风物清,众峰环翠嬴。
千古仙山道气,谁高似,许宣平。
王陵夕照暮蝉声咽,几树白杨叶。
细细看云岚旧隐,遗庙在,表忠烈。
翌结,弓剑冗,苔花碑字灭。
远水残阳西下,今人见,古时月。
水西烟雨沙浅波平,孤舟长日横。
淡墨潇湘八景,谁移向,富山城。
净名,疏磐声,暮归何处僧?明日披云风顶,呼太白,赏新晴。
渔梁送客浪花飞雪,船阁苍云缺。
一片鸬鹚西照,樯燕语,柳丝结。
话别,情硬咽,酒边歌未阕。
他日寄书双鲤,顺流过,钓台月。
黄山雪霁云开洞府,按罢琼妃舞。
三十六峰图画,张素锦,列冰柱。
几缕,翠烟聚,晓妆眉更妩。
一个山头不白,人知是,炼丹处。
紫阳书声楼观飞惊,好山环翠屏。
谁向山中讲授,朱夫子,鲁先生。
短檠,雪屋灯,琅琅终夜声。
传得先儒道妙,百世下,以文鸣。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新安八景的美丽和神秘。作者通过描写自然风景、文化古迹和传说中的神话来表现出这个地区的独特魅力。诗中涉及到许多景点和历史人物,如华盖亭、南华寺、许仙宅、王陵、黄山等,展现了新安八景的丰富性和深刻影响。同时,诗歌中也流露出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先贤文化的敬仰和传承。整首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调,抒发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 背诵
-
【越调】霜角注释
【老人星】1.亦省称“老人”。南部天空一颗光度较亮的二等星。古人认为它象征长寿,故又名“寿星”。《史记·天官书》:“狼比地有大星,曰南极老人。老人见,治安;不见,兵起。”张守节正义:“老人一星,在弧南,一曰南极,为人主占寿命延长之应。”《史记·封禅书》“寿星祠”唐司马贞索隐:“寿星,盖南极老人星也。”《敦煌曲子词·菩萨蛮》:“频见老人星,万方休战争。”元虞集《正月十一日朝回即事》诗:“老人南极至,王母上方回。”清钱谦益《莆阳陈氏寿宴》诗之一:“老人星下多芒翼,还是陈家旧聚星。”2.借指高寿老人。老舍《四世同堂》二:“他是这一带的老人星,代表着人口昌旺与家道兴隆。”参见“老寿星”。3.指寿星图。唐李洞《终南山二十韵》:“明时献君寿,不假老人星。”元无名氏《蓝采和》第二折:“斟一杯长寿酒,掛一幅老人星,来贺长生。”【朱夫子】指宋朱熹。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积衰时代》:“北人虽有朱夫子,未能尽见其书。”…展开【老人星】1.亦省称“老人”。南部天空一颗光度较亮的二等星。古人认为它象征长寿,故又名“寿星”。《史记·天官书》:“狼比地有大星,曰南极老人。老人见,治安;不见,兵起。”张守节正义:“老人一星,在弧南,一曰南极,为人主占寿命延长之应。”《史记·封禅书》“寿星祠”唐司马贞索隐:“寿星,盖南极老人星也。”《敦煌曲子词·菩萨蛮》:“频见老人星,万方休战争。”元虞集《正月十一日朝回即事》诗:“老人南极至,王母上方回。”清钱谦益《莆阳陈氏寿宴》诗之一:“老人星下多芒翼,还是陈家旧聚星。”2.借指高寿老人。老舍《四世同堂》二:“他是这一带的老人星,代表着人口昌旺与家道兴隆。”参见“老寿星”。3.指寿星图。唐李洞《终南山二十韵》:“明时献君寿,不假老人星。”元无名氏《蓝采和》第二折:“斟一杯长寿酒,掛一幅老人星,来贺长生。”【朱夫子】指宋朱熹。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积衰时代》:“北人虽有朱夫子,未能尽见其书。”折叠【越调】霜角诗意赏析
-
张可久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张可久肖像(林晋生作)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越调】霜角原文,【越调】霜角翻译,【越调】霜角赏析,【越调】霜角阅读答案,出自张可久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380172.html
诗词类别
张可久的诗词
- 《普天乐·秋怀》
- 《【越调】小桃红_淮安道中一》
- 《【仙吕】点绛唇_翻《归去来》
- 《【越调】天净沙_书怀二首香》
- 《【双调】折桂令_钱塘即事倚》
- 《【双调】沉醉东风_秋夜旅思二》
- 《【南吕】金字经_刘氏瑞莲种》
- 《太常引 乐府小云》
- 《【中吕】满庭芳_感兴简王公》
- 《【中吕】山坡羊_酒友刘伶不》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