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吕】金字经_增叶云中山
- 增叶云中山行万里封侯贵,一场春梦中,破帽青鞋策短筇。
逢,南山采药翁。
桃花洞,白云千万重。
访吾丘道士细草眠白兔,小花啼翠禽,且听松风尘绿阴。
寻,洞天深又深。
游仙枕,顿消名利心。
青霞赵肃斋索赋酒后诗情放,水边归路差,何处青霞仙子家?沙,翠苔横古槎。
竹阴下,小鱼争柳花。
寿彦远卢使君胜境藏仙洞,浩歌来醉乡,菡萏开十里塘。
香,卢家白玉堂。
仙人仗,凤头萱草黄。
湖上寒食火冷尝仙饭,酒香撒鬼钱,细雨家家杨柳烟。
园,断桥西堍边。
秋千倦,玉人争画船。
环绿在上水冷溪鱼贵,酒香霜蟹肥,环绿亭深掩翠微。
梅,落花浮王杯。
山翁醉,笑随明月归。
开玄道院翠崦仙云暗,素琴冰涧长,画永人闲白玉堂。
尝,煮茶春水香。
玄泉上,鹤飞松露凉。
佛会万寿月面佛,十方云会僧。
宝殿香风秋树鸣。
青,莲花地上生。
灵上顶,半空玉磐声。
王国用胡琴雨漱窗前竹,涧流冰上泉,一缕清风动二弦。
联,小山秋水篇。
昭君怨,塞云黄暮天。
题扇玉手银筝柱,翠涛金屈卮,正是鱼肥蟹健时。
诗,醉题秋扇儿。
黄华字,乱风摇柳丝。
次韵出岫白云笑,入山明月愁,两字功名四十秋。
羞,死封不义侯。
村学究,且读书青海头。
情云雨山头暗,女牛大上期,宝鼎香寒玉漏迟。
推,角门花影移。
鸳鸯会,莫教明月知。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在仙境之中的游历,领略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神话传说的想象和表达。诗中通过描写不同的场景和人物,展现了自然、人文、宗教及情感等方面的丰富意蕴,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
- 背诵
-
【南吕】金字经_增叶云中山注释
【一场春梦】无常,转眼成空。后亦喻幻想破灭。唐卢延让《哭李郢端公》诗:“诗侣酒徒销散尽,一场春梦越王城。”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七:“东坡老人在昌化,尝负大瓢,行歌田间。有老妇年七十,谓坡云:‘内翰昔日富贵,一场春梦。’坡然之。里中呼此媪为春梦婆。”元张可久《落梅风·叹世》曲:“土库千年调,金疮百战功,嘆兴亡一场春梦!”《水浒传》第一○五回:“廖立被王庆覷个破绽,一朴刀搠翻,段三娘赶上,復一刀结果了性命。廖立做了半世强人,到此一场春梦。”瞿秋白《饿乡纪程》七:“现在谢军差不多一败涂地,也不过一场春梦罢了。”【游仙枕】枕头名。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游仙枕》:“龟兹国进奉枕一枚,其色如玛瑙,温温如玉,製作甚朴素。枕之寝,则十洲、三岛、四海、五湖尽在梦中所见,帝因立名为游仙枕。”宋刘克庄《和季弟韵》:“俗中安得游仙枕,世上原须使鬼钱。”元张可久《阅金经·访道士》曲:“寻洞天深又深,游仙枕,顿消名利心。”【白玉堂】1.神仙所居。亦喻指富贵人家的邸宅。唐刘方平《乌栖曲》之一:“银汉斜临白玉堂,芙蓉行障掩灯光。”唐李商隐《代应》诗:“本来银汉是红墙,隔得卢家白玉堂。”宋王安石《送吴显道》诗之五:“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宋张孝祥《丑奴儿·王公泽为予言查山之胜戏赠》词:“主人白玉堂中老,曾侍凝旒。”2.指翰林院。唐杜甫《八哀诗·故右仆射相国曲江张公九龄》:“上君白玉堂,倚君金华省。”宋刘过《沁园春·题黄尚书夫人书壁后》词:“白玉堂深,黄金印大。”【白玉堂】1.神仙所居。亦喻指富贵人家的邸宅。唐刘方平《乌栖曲》之一:“银汉斜临白玉堂,芙蓉行障掩灯光。”唐李商隐《代应》诗:“本来银汉是红墙,隔得卢家白玉堂。”宋王安石《送吴显道》诗之五:“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宋张孝祥《丑奴儿·王公泽为予言查山之胜戏赠》词:“主人白玉堂中老,曾侍凝旒。”2.指翰林院。唐杜甫《八哀诗·故右仆射相国曲江张公九龄》:“上君白玉堂,倚君金华省。”宋刘过《沁园春·题黄尚书夫人书壁后》词:“白玉堂深,黄金印大。”【昭君怨】琴曲名。相传为汉王昭君嫁于匈奴后所作。《乐府诗集·琴曲歌辞三·昭君怨》郭茂倩题解引《乐府解题》:“昭君恨帝始不见遇,乃作怨思之歌。”2.词牌名。又名《一痕沙》、《宴西园》。宋张元干有《昭君怨》词。典【金屈卮】亦作“金曲卮”。亦作“金屈巵”。1.酒器。唐孟郊《劝酒》诗:“劝君金曲卮,勿谓朱颜酡。”唐李贺《浩歌》:“筝人劝我金屈巵,神血未凝身问谁?”王琦汇解:“金屈巵,酒器也。据《东京梦华録》云:‘御筵酒盏,皆屈巵如菜碗样而有把手。’此宋时之式,唐代式样,当亦如此。”唐于武陵《劝酒》诗:“劝君金屈卮,满酌不须辞。”金元好问《芳华怨》诗:“劝君满酌金屈巵,明日无花空折枝。”2.指形类金屈卮的花。元洪希文《水仙花》诗:“月明夜色玉连锁,露冷秋茎金屈巵。”【村学究】旧时称乡村塾师。亦以讥学识浅陋的读书人。宋无名氏《道山清话》:“予顷时於陕府道间,舍於逆旅,因步行田间,有村学究教授二三小儿,閒与小语,言皆无伦次。”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二折:“双秀才,你是个豫章城落了第的村学究。”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八:“或戏村学究云:‘漆黑茅柴屋半间,猪窝牛圈浴锅连。牧童八九纵横坐,天地玄黄喊一年。’”…展开【一场春梦】无常,转眼成空。后亦喻幻想破灭。唐卢延让《哭李郢端公》诗:“诗侣酒徒销散尽,一场春梦越王城。”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七:“东坡老人在昌化,尝负大瓢,行歌田间。有老妇年七十,谓坡云:‘内翰昔日富贵,一场春梦。’坡然之。里中呼此媪为春梦婆。”元张可久《落梅风·叹世》曲:“土库千年调,金疮百战功,嘆兴亡一场春梦!”《水浒传》第一○五回:“廖立被王庆覷个破绽,一朴刀搠翻,段三娘赶上,復一刀结果了性命。廖立做了半世强人,到此一场春梦。”瞿秋白《饿乡纪程》七:“现在谢军差不多一败涂地,也不过一场春梦罢了。”【游仙枕】枕头名。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游仙枕》:“龟兹国进奉枕一枚,其色如玛瑙,温温如玉,製作甚朴素。枕之寝,则十洲、三岛、四海、五湖尽在梦中所见,帝因立名为游仙枕。”宋刘克庄《和季弟韵》:“俗中安得游仙枕,世上原须使鬼钱。”元张可久《阅金经·访道士》曲:“寻洞天深又深,游仙枕,顿消名利心。”【白玉堂】1.神仙所居。亦喻指富贵人家的邸宅。唐刘方平《乌栖曲》之一:“银汉斜临白玉堂,芙蓉行障掩灯光。”唐李商隐《代应》诗:“本来银汉是红墙,隔得卢家白玉堂。”宋王安石《送吴显道》诗之五:“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宋张孝祥《丑奴儿·王公泽为予言查山之胜戏赠》词:“主人白玉堂中老,曾侍凝旒。”2.指翰林院。唐杜甫《八哀诗·故右仆射相国曲江张公九龄》:“上君白玉堂,倚君金华省。”宋刘过《沁园春·题黄尚书夫人书壁后》词:“白玉堂深,黄金印大。”【白玉堂】1.神仙所居。亦喻指富贵人家的邸宅。唐刘方平《乌栖曲》之一:“银汉斜临白玉堂,芙蓉行障掩灯光。”唐李商隐《代应》诗:“本来银汉是红墙,隔得卢家白玉堂。”宋王安石《送吴显道》诗之五:“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宋张孝祥《丑奴儿·王公泽为予言查山之胜戏赠》词:“主人白玉堂中老,曾侍凝旒。”2.指翰林院。唐杜甫《八哀诗·故右仆射相国曲江张公九龄》:“上君白玉堂,倚君金华省。”宋刘过《沁园春·题黄尚书夫人书壁后》词:“白玉堂深,黄金印大。”【昭君怨】琴曲名。相传为汉王昭君嫁于匈奴后所作。《乐府诗集·琴曲歌辞三·昭君怨》郭茂倩题解引《乐府解题》:“昭君恨帝始不见遇,乃作怨思之歌。”2.词牌名。又名《一痕沙》、《宴西园》。宋张元干有《昭君怨》词。典【金屈卮】亦作“金曲卮”。亦作“金屈巵”。1.酒器。唐孟郊《劝酒》诗:“劝君金曲卮,勿谓朱颜酡。”唐李贺《浩歌》:“筝人劝我金屈巵,神血未凝身问谁?”王琦汇解:“金屈巵,酒器也。据《东京梦华録》云:‘御筵酒盏,皆屈巵如菜碗样而有把手。’此宋时之式,唐代式样,当亦如此。”唐于武陵《劝酒》诗:“劝君金屈卮,满酌不须辞。”金元好问《芳华怨》诗:“劝君满酌金屈巵,明日无花空折枝。”2.指形类金屈卮的花。元洪希文《水仙花》诗:“月明夜色玉连锁,露冷秋茎金屈巵。”【村学究】旧时称乡村塾师。亦以讥学识浅陋的读书人。宋无名氏《道山清话》:“予顷时於陕府道间,舍於逆旅,因步行田间,有村学究教授二三小儿,閒与小语,言皆无伦次。”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二折:“双秀才,你是个豫章城落了第的村学究。”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八:“或戏村学究云:‘漆黑茅柴屋半间,猪窝牛圈浴锅连。牧童八九纵横坐,天地玄黄喊一年。’”折叠【南吕】金字经_增叶云中山诗意赏析
-
张可久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张可久肖像(林晋生作)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南吕】金字经_增叶云中山原文,【南吕】金字经_增叶云中山翻译,【南吕】金字经_增叶云中山赏析,【南吕】金字经_增叶云中山阅读答案,出自张可久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380139.html
诗词类别
张可久的诗词
- 《木兰花慢 为乐府杨氏晓莺春赋,次海粟学士》
- 《鹧鸪天》
- 《人月圆·会稽怀古》
- 《【中吕】满庭芳_山中杂兴二》
- 《【中吕】红绣鞋_次韵剑击西》
- 《【中吕】红绣鞋_怀古金字淡》
- 《红绣鞋》
- 《【双调】庆东原_次马致远先》
- 《殿前欢》
- 《风入松》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