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寄陈直卿)
- 路重寻,门半掩、苔老旧时树。
采药云深,童子更无语。
怪他流水迢迢,湖天日暮,想只在、芦花多处。
谩延伫。
姓名题上芭蕉,凉夜迢风雨。
赋了秋声,还赋断肠句。
几回独立长桥,扁舟欲唤,待招取、白鸥归去。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的是一个人在寻找自己的路时,不经意间来到了一片荒野之中。他来到一座老旧的门前,门半掩着,苔藓从门上长满了树枝。他继续向前走去,看到一个年轻的童子正在采药,但是他并没有开口说话。作者感叹道,这里的流水慢慢地流淌,天色渐渐暮色,只想留在这里,享受芦花飘摇的美景,不愿离去。 作者在这里题了自己的名字,并用了凉夜迢风雨的景象来形容自己的心境。他写了一首秋声,用心描绘出自己的感受,也表达了自己断肠的情感。作者还多次来到了一座长桥上,期待着能够招回一只白鸥,一同归去。整首诗充满了孤独、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背诵
-
祝英台近(寄陈直卿)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的是一个人在寻找自己的路时,不经意间来到了一片荒野之中。他来到一座老旧的门前,门半掩着,苔藓从门上长满了树枝。…展开这首诗描述的是一个人在寻找自己的路时,不经意间来到了一片荒野之中。他来到一座老旧的门前,门半掩着,苔藓从门上长满了树枝。他继续向前走去,看到一个年轻的童子正在采药,但是他并没有开口说话。作者感叹道,这里的流水慢慢地流淌,天色渐渐暮色,只想留在这里,享受芦花飘摇的美景,不愿离去。 作者在这里题了自己的名字,并用了凉夜迢风雨的景象来形容自己的心境。他写了一首秋声,用心描绘出自己的感受,也表达了自己断肠的情感。作者还多次来到了一座长桥上,期待着能够招回一只白鸥,一同归去。整首诗充满了孤独、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折叠 -
张炎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祝英台近(寄陈直卿)原文,祝英台近(寄陈直卿)翻译,祝英台近(寄陈直卿)赏析,祝英台近(寄陈直卿)阅读答案,出自张炎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56716.html
诗词类别
张炎的诗词
- 《蝶恋花(邵平种瓜)》
- 《木兰花慢(丹谷园)》
- 《霜叶飞(悼澄江吴立斋南塘、不碍、云山,皆其亭名)》
- 《减字木兰花(寄车秀卿)》
- 《鹧鸪天》
- 《台城路(抵吴,书寄旧友)》
- 《绮罗香·候馆深灯》
- 《台城路(杭友抵越,过鉴曲渔舍会饮)》
- 《满江红》
- 《忆旧游·登蓬莱阁》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