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六月十四日夜,与社友泛湖过西陵桥,已子夜矣。)

作者:史达祖      朝代:宋朝
点绛唇(六月十四日夜,与社友泛湖过西陵桥,已子夜矣。)原文
山月随人,翠苹分破秋山影。
钓船归尽。
桥外诗心迥。

多少荷花,不盖鸳鸯冷。
西风定。
可怜潘鬓。
偏浸秦台镜。
点绛唇(六月十四日夜,与社友泛湖过西陵桥,已子夜矣。)拼音解读
shān yuè suí rén
cuì píng fèn qiū shān yǐng
diào chuán guī jìn
qiáo wài shī xīn jiǒng
duō shǎo huā
gài yuān yāng lěng
西 fēng dìng
lián pān bìn
piān jìn qín tái jì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的景色和作者的心情。山上的月亮随着行人移动,翠绿的苹果分裂了秋天山影的宁静。渔船已经回来,桥外的诗意迥异。许多荷花未盖住孤鸳冷,西风已经停息。可怜的女子梳妆打扮,倚着秦台的镜子。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秋夜景色和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点绛唇(六月十四日夜,与社友泛湖过西陵桥,已子夜矣。)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的景色和作者的心情。山上的月亮随着行人移动,翠绿的苹果分裂了秋天山影的宁静。渔船已经回来,桥外的诗意迥异…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的景色和作者的心情。山上的月亮随着行人移动,翠绿的苹果分裂了秋天山影的宁静。渔船已经回来,桥外的诗意迥异。许多荷花未盖住孤鸳冷,西风已经停息。可怜的女子梳妆打扮,倚着秦台的镜子。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秋夜景色和生活的感慨和思考。折叠

作者介绍

史达祖 史达祖 史达祖1163~1220?年,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败,史牵连受黥刑,死于贫困中。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存词112首。…详情

点绛唇(六月十四日夜,与社友泛湖过西陵桥,已子夜矣。)原文,点绛唇(六月十四日夜,与社友泛湖过西陵桥,已子夜矣。)翻译,点绛唇(六月十四日夜,与社友泛湖过西陵桥,已子夜矣。)赏析,点绛唇(六月十四日夜,与社友泛湖过西陵桥,已子夜矣。)阅读答案,出自史达祖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53855.html

诗词类别

史达祖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