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次韵富季申九月菊未开)

作者:李弥逊      朝代:宋朝
临江仙(次韵富季申九月菊未开)原文
燕去莺来昏又晓,劳生莫又心期。
菊花何必待开时。
十分浮玉蚁,一拍贯珠词。

少借笔端烟雨力,不须露染风披。
芳心微露定因谁。
风流今太傅,萧洒古东篱。
临江仙(次韵富季申九月菊未开)拼音解读
yàn yīng lái hūn yòu xiǎo
láo shēng yòu xīn
huā dài kāi shí
shí fèn
pāi guàn zhū
shǎo jiè duān yān
rǎn fēng
fāng xīn wēi dìng yīn shuí
fēng liú jīn tài
xiāo dō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一首以描写自然景色为主的诗歌,通过描述燕子和莺的活动、昏暗与清晨的交替以及菊花、蚂蚁等细节来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感受。同时,诗中也包含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与哲思。 具体地说,诗的第一句“燕去莺来昏又晓”描绘了燕子和莺鸟在黄昏和清晨的活动,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接着,“劳生莫又心期”,指出人们在追求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时需要注意身心健康,不要过度劳累并保持平衡的心态。 随后“菊花何必待开时,十分浮玉蚁,一拍贯珠词”则提出了一个哲理,即不必总是期待美好的结果,应该学会欣赏过程中的美好。最后两句“风流今太傅,萧洒古东篱”则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情绪和态度。他认为自己有风度和气质,但却没有亲近的人,在这种孤寂中,感到无从发泄,于是选择用诗歌来抒发感情。整首诗既包含了自然景色的描写,又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与哲思,具有深刻的意义和内涵。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临江仙(次韵富季申九月菊未开)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以描写自然景色为主的诗歌,通过描述燕子和莺的活动、昏暗与清晨的交替以及菊花、蚂蚁等细节来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展开
这首诗是一首以描写自然景色为主的诗歌,通过描述燕子和莺的活动、昏暗与清晨的交替以及菊花、蚂蚁等细节来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感受。同时,诗中也包含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与哲思。 具体地说,诗的第一句“燕去莺来昏又晓”描绘了燕子和莺鸟在黄昏和清晨的活动,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接着,“劳生莫又心期”,指出人们在追求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时需要注意身心健康,不要过度劳累并保持平衡的心态。 随后“菊花何必待开时,十分浮玉蚁,一拍贯珠词”则提出了一个哲理,即不必总是期待美好的结果,应该学会欣赏过程中的美好。最后两句“风流今太傅,萧洒古东篱”则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情绪和态度。他认为自己有风度和气质,但却没有亲近的人,在这种孤寂中,感到无从发泄,于是选择用诗歌来抒发感情。整首诗既包含了自然景色的描写,又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与哲思,具有深刻的意义和内涵。折叠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详情

临江仙(次韵富季申九月菊未开)原文,临江仙(次韵富季申九月菊未开)翻译,临江仙(次韵富季申九月菊未开)赏析,临江仙(次韵富季申九月菊未开)阅读答案,出自李弥逊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49911.html

诗词类别

李弥逊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