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岘山碑

作者:齐己      朝代:唐朝
读岘山碑原文
三载羊公政,千年岘首碑。
何人更堕泪,此道亦殊时。

兵火烧文缺,江云触藓滋。
那堪望黎庶,匝地是疮痍。
读岘山碑拼音解读
sān zǎi yáng gōng zhèng
qiān nián xiàn shǒu bēi
rén gèng duò lèi
dào shū shí
bīng huǒ shāo wén quē
jiāng yún chù xiǎn
kān wàng shù
shì chuā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上的一段悲惨经历,表达了诗人的感伤之情。 第一句“三载羊公政,千年岘首碑。”指的是唐朝年间宰相魏征在岘山上为当地百姓治理三年,并留下了千年不倒的碑文。诗人借此赞扬了魏征的政绩和卓越能力。 第二句“何人更堕泪,此道亦殊时。”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悲伤和不解,他在思考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会流泪,在想这个时代与现在的时代究竟有什么不同。 第三句“兵火烧文缺,江云触藓滋。”这句话描述了历史的残酷,战乱导致的文物损毁和江山变迁所带来的荒凉景象。 最后一句“那堪望黎庶,匝地是疮痍。”此处用“黎庶”指人民群众,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生活的关切和悲痛,而“匝地是疮痍”则形容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创伤。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读岘山碑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上的一段悲惨经历,表达了诗人的感伤之情。 第一句“三载羊公政,千年岘首碑。”指的是唐朝年间宰相魏征在岘…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上的一段悲惨经历,表达了诗人的感伤之情。 第一句“三载羊公政,千年岘首碑。”指的是唐朝年间宰相魏征在岘山上为当地百姓治理三年,并留下了千年不倒的碑文。诗人借此赞扬了魏征的政绩和卓越能力。 第二句“何人更堕泪,此道亦殊时。”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悲伤和不解,他在思考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会流泪,在想这个时代与现在的时代究竟有什么不同。 第三句“兵火烧文缺,江云触藓滋。”这句话描述了历史的残酷,战乱导致的文物损毁和江山变迁所带来的荒凉景象。 最后一句“那堪望黎庶,匝地是疮痍。”此处用“黎庶”指人民群众,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生活的关切和悲痛,而“匝地是疮痍”则形容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创伤。折叠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齐己,僧人,益阳人。晚唐著名诗人。存诗十卷。…详情

读岘山碑原文,读岘山碑翻译,读岘山碑赏析,读岘山碑阅读答案,出自齐己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44298.html

诗词类别

齐己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