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韩揆之江西(一作送阎伯钧往江州)

作者:李冶      朝代:唐朝
送韩揆之江西(一作送阎伯钧往江州)原文
相看指杨柳,别恨转依依。
万里江西水,孤舟何处归。

湓城潮不到,夏口信应稀。
唯有衡阳雁,年年来去飞。
送韩揆之江西(一作送阎伯钧往江州)拼音解读
xiàng kàn zhǐ yáng liǔ
bié hèn zhuǎn
wàn jiāng 西 shuǐ
zhōu chù guī
pén chéng cháo dào
xià kǒu xìn yīng
wéi yǒu héng yáng yàn
nián nián lái fē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离别的场景。两人相视之时,似乎杨柳也在向他们点头告别,分别的心情难以割舍。江西万里长江水,孤舟漂泊无定所,引发了离别者的无尽思念和忧虑。 湓城和夏口是地名,其中湓城是今天的荆州市,这里的潮水无法到达,而夏口在今天的湖北省宜昌市,传说中这里的信号不太灵通。唯有衡阳的雁儿,在每年春秋之交来回飞行,似乎成为了离别者的唯一寄托和希望。整个诗歌表达了作者对于离别的痛苦和思念,并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增加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深度。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送韩揆之江西(一作送阎伯钧往江州)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离别的场景。两人相视之时,似乎杨柳也在向他们点头告别,分别的心情难以割舍。江西万里长江水,孤舟漂泊无定所…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离别的场景。两人相视之时,似乎杨柳也在向他们点头告别,分别的心情难以割舍。江西万里长江水,孤舟漂泊无定所,引发了离别者的无尽思念和忧虑。 湓城和夏口是地名,其中湓城是今天的荆州市,这里的潮水无法到达,而夏口在今天的湖北省宜昌市,传说中这里的信号不太灵通。唯有衡阳的雁儿,在每年春秋之交来回飞行,似乎成为了离别者的唯一寄托和希望。整个诗歌表达了作者对于离别的痛苦和思念,并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增加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深度。折叠

作者介绍

李冶 李冶 李冶(?-784)字季兰,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女道士。与陆羽、刘长卿、皎然等交往。曾被召入宫中。后因上诗叛将朱泚,为德宗所扑杀。诗今存十余首,多赠人及遣怀之作,后人曾辑录她与薛涛的诗为《薛涛李冶诗集》二卷。…详情

送韩揆之江西(一作送阎伯钧往江州)原文,送韩揆之江西(一作送阎伯钧往江州)翻译,送韩揆之江西(一作送阎伯钧往江州)赏析,送韩揆之江西(一作送阎伯钧往江州)阅读答案,出自李冶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42959.html

诗词类别

李冶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