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段太尉庙

作者:罗隐      朝代:唐朝
题段太尉庙原文
近甸蒙尘日,南梁反正年。
飘流茂陵碗,零落太官椽。
建纛非降楚,披图异录燕。
堪嗟侍中血,不及御衣前。
题段太尉庙拼音解读
jìn diàn méng chén
nán liáng fǎn zhèng nián
piāo liú mào líng wǎn
líng luò tài guān chuán
jiàn dào fēi jiàng chǔ
yàn
kān jiē shì zhōng xuè
qiá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不满。诗中提到的“近甸蒙尘日”指的是皇帝长期不亲政,无能为力;“南梁反正年”则是指南梁朝廷在北魏入侵时未能守卫边疆,导致国家失败;“飘流茂陵碗,零落太官椽”则暗示了当时名士流亡、荒废的景象。 接下来的两句诗分别指出建造国旗并非都是楚国的功劳,中国历史上有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建造纪念性物品的行为;而“披图异录燕”则表明历史记录并不总是准确真实的。 最后两句诗“堪嗟侍中血,不及御衣前”,表达了作者对那些为国家作出牺牲的人们的惋惜之情,同时也表现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呼吁。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题段太尉庙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不满。诗中提到的“近甸蒙尘日”指的是皇帝长期不亲政,无能为力;“南梁反正年”则是指南梁朝廷…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不满。诗中提到的“近甸蒙尘日”指的是皇帝长期不亲政,无能为力;“南梁反正年”则是指南梁朝廷在北魏入侵时未能守卫边疆,导致国家失败;“飘流茂陵碗,零落太官椽”则暗示了当时名士流亡、荒废的景象。 接下来的两句诗分别指出建造国旗并非都是楚国的功劳,中国历史上有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建造纪念性物品的行为;而“披图异录燕”则表明历史记录并不总是准确真实的。 最后两句诗“堪嗟侍中血,不及御衣前”,表达了作者对那些为国家作出牺牲的人们的惋惜之情,同时也表现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呼吁。折叠

作者介绍

罗隐 罗隐 罗隐(833─909),唐著名文学家。本名横,字昭谏,自号江东生,新城(今浙江富阳县)人,一作余杭(今属浙江)人。少时即负盛名。但因其诗文好抨击时政,讥讽公卿,故十举进士不第,乃改名隐。黄巢农民起义爆发后,他为避战乱而返归故乡,投奔镇海节度使钱鏐,钱鏐很赏识他的才华,光启三年(887),表奏为钱塘令,迁著作郎。天祐三年(906),充节度判官。后梁开平二年(…详情

题段太尉庙原文,题段太尉庙翻译,题段太尉庙赏析,题段太尉庙阅读答案,出自罗隐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38040.html

诗词类别

罗隐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