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诗。会稽山

作者:胡曾      朝代:唐朝
咏史诗。会稽山原文
越王兵败已山栖,岂望全生出会稽。
何事夫差无远虑,更开罗网放鲸鲵。
咏史诗。会稽山拼音解读
yuè wáng bīng bài shān
wàng quán shēng chū huì
shì chà yuǎn
gèng kāi luó wǎng fàng jī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在描述春秋时期越国的败亡和夫差的错误决策。越王兵败后逃到山中隐居,但他并没有放弃重建越国的希望。然而,他却没有预见到会稽之地将成为他最后的归宿。 诗人在批评夫差任意妄为,没有长远眼光。夫差在打败越国之后,却没有采取谨慎的措施来稳固自己的胜利,反而更加得意忘形,不断扩张其势力范围,结果不仅让越国重振旗鼓,还招致了晋国的进攻。 最后两句话“更开罗网放鲸鲵”,用来比喻夫差的行为像放鲸鲵一样孤注一掷,让自己陷入了被动的局面。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咏史诗。会稽山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在描述春秋时期越国的败亡和夫差的错误决策。越王兵败后逃到山中隐居,但他并没有放弃重建越国的希望。然而,他却没有预…展开
这首诗是在描述春秋时期越国的败亡和夫差的错误决策。越王兵败后逃到山中隐居,但他并没有放弃重建越国的希望。然而,他却没有预见到会稽之地将成为他最后的归宿。 诗人在批评夫差任意妄为,没有长远眼光。夫差在打败越国之后,却没有采取谨慎的措施来稳固自己的胜利,反而更加得意忘形,不断扩张其势力范围,结果不仅让越国重振旗鼓,还招致了晋国的进攻。 最后两句话“更开罗网放鲸鲵”,用来比喻夫差的行为像放鲸鲵一样孤注一掷,让自己陷入了被动的局面。折叠

作者介绍

胡曾 胡曾   胡曾,唐朝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约840—?),十分爱好游历。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详情

咏史诗。会稽山原文,咏史诗。会稽山翻译,咏史诗。会稽山赏析,咏史诗。会稽山阅读答案,出自胡曾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37241.html

诗词类别

胡曾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