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诗。铜雀台

作者:胡曾      朝代:唐朝
咏史诗。铜雀台原文
魏武龙舆逐逝波,高台空按望陵歌。
遏云声绝悲风起,翻向樽前泣翠娥。
咏史诗。铜雀台拼音解读
wèi lóng zhú shì
gāo tái kōng àn wàng líng
è yún shēng jué bēi fēng
fān xiàng zūn qián cuì é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可能是诗人自己)在高台上望着前方的逝去的波浪,思绪万千,心情悲伤。他按照传统的方式表达了哀思,通过唱歌和喝酒来缓解内心的痛苦。其中,“魏武龙舆”指的是曹操所乘坐的车辇,在此处代表过去的荣耀和昔日的盛世;“望陵歌”则表达了对已逝去皇帝的怀念之情。整首诗充满哀思和离愁,使用了凄美的意象和抒情的语言来表达人生的无常和变迁。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咏史诗。铜雀台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可能是诗人自己)在高台上望着前方的逝去的波浪,思绪万千,心情悲伤。他按照传统的方式表达了哀思,通过唱…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可能是诗人自己)在高台上望着前方的逝去的波浪,思绪万千,心情悲伤。他按照传统的方式表达了哀思,通过唱歌和喝酒来缓解内心的痛苦。其中,“魏武龙舆”指的是曹操所乘坐的车辇,在此处代表过去的荣耀和昔日的盛世;“望陵歌”则表达了对已逝去皇帝的怀念之情。整首诗充满哀思和离愁,使用了凄美的意象和抒情的语言来表达人生的无常和变迁。折叠

作者介绍

胡曾 胡曾   胡曾,唐朝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约840—?),十分爱好游历。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详情

咏史诗。铜雀台原文,咏史诗。铜雀台翻译,咏史诗。铜雀台赏析,咏史诗。铜雀台阅读答案,出自胡曾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37206.html

诗词类别

胡曾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