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天台

作者:李山甫      朝代:唐朝
司天台原文
拂云朱槛捧昭回,静对铜浑水镜开。
太史只知频奏瑞,苍生无计可防灾。
景公进德星曾退,汉帝推诚日为回。
何事旷官全不语,好天良月锁高台。
司天台拼音解读
yún zhū kǎn pěng zhāo huí
jìng duì tóng hún shuǐ jìng kāi
tài shǐ zhī zhī pín zòu ruì
cāng shēng fáng zāi
jǐng gōng jìn xīng céng tuì 退
hàn tuī chéng wéi huí
shì kuàng guān quán
hǎo tiān liáng yuè suǒ gāo tá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词主要是在谈论历史上一些皇帝和太史的事情。其中“拂云朱槛捧昭回,静对铜浑水镜开”描述了一个人在庭院中捧着铜镜看自己,周围环境非常安静。 接下来,“太史只知频奏瑞,苍生无计可防灾”指出太史只能预测和记录瑞兆,但无法控制自然灾害,导致百姓无法防范。然后,“景公进德星曾退,汉帝推诚日为回”提到了两位历史名人,分别是战国时期的景公和西汉时期的汉武帝,他们都有过回心转意的经历。 最后,“何事旷官全不语,好天良月锁高台”则表达了诗人对官场腐败现象的不满,并抒发了对美好天空和清明月亮的向往。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司天台诗意赏析

这首诗词主要是在谈论历史上一些皇帝和太史的事情。其中“拂云朱槛捧昭回,静对铜浑水镜开”描述了一个人在庭院中捧着铜镜看自己…展开
这首诗词主要是在谈论历史上一些皇帝和太史的事情。其中“拂云朱槛捧昭回,静对铜浑水镜开”描述了一个人在庭院中捧着铜镜看自己,周围环境非常安静。 接下来,“太史只知频奏瑞,苍生无计可防灾”指出太史只能预测和记录瑞兆,但无法控制自然灾害,导致百姓无法防范。然后,“景公进德星曾退,汉帝推诚日为回”提到了两位历史名人,分别是战国时期的景公和西汉时期的汉武帝,他们都有过回心转意的经历。 最后,“何事旷官全不语,好天良月锁高台”则表达了诗人对官场腐败现象的不满,并抒发了对美好天空和清明月亮的向往。折叠

作者介绍

李山甫 李山甫   李山甫,唐朝。咸通中累举不第,依魏博幕府为从事。尝逮事乐彦祯、罗弘信父子,文笔雄健,名著一方。诗一卷。…详情

司天台原文,司天台翻译,司天台赏析,司天台阅读答案,出自李山甫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36993.html

诗词类别

李山甫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