懿安皇太后挽歌词

作者:许浑      朝代:唐朝
懿安皇太后挽歌词原文
陵前春不尽,陵下夜何穷。
未信金蚕老,先惊玉燕空。

挽移兰殿月,笳引柏城风。
自此随龙驭,桥山翠霭中。
懿安皇太后挽歌词拼音解读
líng qián chūn jìn
líng xià qióng
wèi xìn jīn cán lǎo
xiān jīng yàn kōng
wǎn lán diàn 殿 yuè
jiā yǐn bǎi chéng fēng
suí lóng
qiáo shān cuì ǎi zhō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描述春天的景色和古代文化中的传说。第一句“陵前春不尽,陵下夜何穷”表明春天的美好情景无法被完全描绘出来,而夜晚似乎永不停止。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金蚕和玉燕,它们都是古代文化中的神话人物,表示作者对自然和历史的敬畏之情。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场景,其中有兰殿和柏城,以及桥山和翠霭。这些景象暗示着宫廷文化和皇家权力,并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事物的向往和渴望。 整首诗意境优美,用词华丽,充满了古韵和浪漫主义的情感,展示了中国诗歌的优雅和深刻内涵。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懿安皇太后挽歌词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描述春天的景色和古代文化中的传说。第一句“陵前春不尽,陵下夜何穷”表明春天的美好情景无法被完全描绘出来,而夜晚似…展开
这首诗是描述春天的景色和古代文化中的传说。第一句“陵前春不尽,陵下夜何穷”表明春天的美好情景无法被完全描绘出来,而夜晚似乎永不停止。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金蚕和玉燕,它们都是古代文化中的神话人物,表示作者对自然和历史的敬畏之情。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场景,其中有兰殿和柏城,以及桥山和翠霭。这些景象暗示着宫廷文化和皇家权力,并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事物的向往和渴望。 整首诗意境优美,用词华丽,充满了古韵和浪漫主义的情感,展示了中国诗歌的优雅和深刻内涵。折叠

作者介绍

许浑 许浑 许浑,字用晦,一作仲晦,祖籍安陆(今湖北安陆县),后迁居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县)。武则天时宰相许圉师后裔。大和六年(832)举进士。曾就任涂、太平二县县令。大中三年(849),迁监察御史,因病去官,东归京口。后起任润州司马,历虞部员外郎,官终睦、郢二州刺史。一生酷爱林泉,淡于名利。其诗长于律体和绝句,格调豪爽清丽,句法圆稳工整。其登高怀古、羁旅游宦…详情

懿安皇太后挽歌词原文,懿安皇太后挽歌词翻译,懿安皇太后挽歌词赏析,懿安皇太后挽歌词阅读答案,出自许浑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31925.html

诗词类别

许浑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