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华山访隐者经仙人石坛
- 三考四岳下,官曹少休沐。久负青山诺,今还获所欲。
尝闻玉清洞,金简受玄箓。夙驾升天行,云游恣霞宿。
平明矫轻策,扪石入空曲。仙人古石坛,苔绕青瑶局。
阳桂凌烟紫,阴罗冒水绿。隔世闻丹经,悬泉注明玉。
前惊羽人会,白日天居肃。问我将致辞,笑之自相目。
竦身云遂起,仰见双白鹄。堕其一纸书,文字类鸟足。
视之了不识,三返又三复。归来问方士,举世莫解读。
何必若蜉蝣,然后为跼促。鄙哉宦游子,身志俱降辱。
再往不及期,劳歌叩山木。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的是一个官员在寻仙访道的过程。他三番四次地去拜访名山大川,忙碌于政务之中,久负了对大自然的向往与承诺。最终,在偶然的机会下,他发现了玉清洞,得到了金简和玄箓,并开始展开自己的修行之旅。 接着,他骑马上山,穿越云雾,踏入神秘而奇妙的世界。他看到了仙人们在石坛上修行,惊叹于周围的美景,如阳桂凌烟紫、阴罗冒水绿等。同时,他也听闻了丹经的传说和悬泉的神话,感受到了仙人们所追求的高度。 在回归人间之前,他意外得到了一封神秘的书信,但无论怎么读都无法理解。他感到自己的渺小和无知,深受打击,最后凭借着自己的力量和毅力,将自己的心志重新聚焦,并用歌声来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仙人的敬意。 整首诗以寻道为主题,描绘了一个人在追寻心灵自由和真理之路上的经历,强调了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需要勇气和坚持不懈的品质。
- 背诵
-
入华山访隐者经仙人石坛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的是一个官员在寻仙访道的过程。他三番四次地去拜访名山大川,忙碌于政务之中,久负了对大自然的向往与承诺。最终,在…展开这首诗描述的是一个官员在寻仙访道的过程。他三番四次地去拜访名山大川,忙碌于政务之中,久负了对大自然的向往与承诺。最终,在偶然的机会下,他发现了玉清洞,得到了金简和玄箓,并开始展开自己的修行之旅。 接着,他骑马上山,穿越云雾,踏入神秘而奇妙的世界。他看到了仙人们在石坛上修行,惊叹于周围的美景,如阳桂凌烟紫、阴罗冒水绿等。同时,他也听闻了丹经的传说和悬泉的神话,感受到了仙人们所追求的高度。 在回归人间之前,他意外得到了一封神秘的书信,但无论怎么读都无法理解。他感到自己的渺小和无知,深受打击,最后凭借着自己的力量和毅力,将自己的心志重新聚焦,并用歌声来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仙人的敬意。 整首诗以寻道为主题,描绘了一个人在追寻心灵自由和真理之路上的经历,强调了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需要勇气和坚持不懈的品质。折叠 -
李益
李益(748─827?),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八岁时,逢安史之乱,西北地区常受到外族侵扰,李益离开家乡。唐朝宗大历四年(769)中进士,历任象郑县尉等职位低下的小官。其后弃官而去,游燕、赵间,在藩镇帐下任幕僚十八年,长期征战南北,经过多次战争,所以他对边塞的军旅生活非常熟悉,写了不少描写边塞风光、讴歌战士慷慨激昂为国捐躯的诗歌。在艺术上能够…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入华山访隐者经仙人石坛原文,入华山访隐者经仙人石坛翻译,入华山访隐者经仙人石坛赏析,入华山访隐者经仙人石坛阅读答案,出自李益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20997.html
诗词类别
李益的诗词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