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草
- 黄草峡西船不归,赤甲山下行人稀。秦中驿使无消息,
蜀道兵戈有是非。万里秋风吹锦水,谁家别泪湿罗衣。
莫愁剑阁终堪据,闻道松州已被围。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乱之地的景象。黄草峡以西的船只失踪,赤甲山下行人稀少,秦中驿使也没有消息,说明这个地区已经被战争所摧毁,交通不畅。蜀道兵戈有是非,则表明战争仍在进行中,风云险恶。 诗中提到“万里秋风吹锦水,谁家别泪湿罗衣”,描绘了远方的离别情景和无尽的悲伤。而“剑阁”、“松州”的名字则暗示着战争的具体地点,其中“莫愁剑阁终堪据”意味着这个地方仍然值得守卫。最后一句“闻道松州已被围”则预示了更加激烈的战斗即将到来。整首诗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沉重负担和深深的忧虑。
- 背诵
-
黄草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乱之地的景象。黄草峡以西的船只失踪,赤甲山下行人稀少,秦中驿使也没有消息,说明这个地区已经被战争所摧毁…展开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乱之地的景象。黄草峡以西的船只失踪,赤甲山下行人稀少,秦中驿使也没有消息,说明这个地区已经被战争所摧毁,交通不畅。蜀道兵戈有是非,则表明战争仍在进行中,风云险恶。 诗中提到“万里秋风吹锦水,谁家别泪湿罗衣”,描绘了远方的离别情景和无尽的悲伤。而“剑阁”、“松州”的名字则暗示着战争的具体地点,其中“莫愁剑阁终堪据”意味着这个地方仍然值得守卫。最后一句“闻道松州已被围”则预示了更加激烈的战斗即将到来。整首诗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沉重负担和深深的忧虑。折叠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黄草原文,黄草翻译,黄草赏析,黄草阅读答案,出自杜甫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17850.html
诗词类别
杜甫的诗词
- 《玉台观》
- 《陪章留后侍御宴南楼(得风字)》
- 《上后园山脚》
- 《送杨六判官使西蕃》
- 《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
- 《舟前小鹅儿(汉州城西北角官池作官池即房公湖)》
- 《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
- 《寄杨五桂州谭》
- 《客亭》
- 《题壁画马歌(一作题壁上韦偃画歌。偃京兆人善画马)》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