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许八拾遗归江宁觐省甫昔时尝客游此县…图样志诸篇末

作者:杜甫      朝代:唐朝
送许八拾遗归江宁觐省甫昔时尝客游此县…图样志诸篇末原文
诏许辞中禁,慈颜赴北堂。
圣朝新孝理,祖席倍辉光。

内帛朝偏重,宫衣著更香。
淮阴清夜驿,京口渡江航。

春隔鸡人昼,秋期燕子凉。
赐书夸父老,寿酒乐城隍。

看画曾饥渴,追踪恨淼茫。
虎头金粟影,神妙独难忘。
送许八拾遗归江宁觐省甫昔时尝客游此县…图样志诸篇末拼音解读
zhào zhōng jìn
yán běi táng
shèng cháo xīn xiào
bèi huī guāng
nèi cháo piān zhòng
gōng zhe gèng xiāng
huái yīn qīng 驿
jīng kǒu jiāng háng
chūn rén zhòu
qiū yàn liáng
shū kuā lǎo
shòu 寿 jiǔ chéng huáng
kàn huà céng
zhuī zōng hèn miǎo máng
tóu jīn yǐng
shén miào nán wà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句出自唐代宰相魏征的《送李元礼赴安西》。整首诗是以送行之意,为友人李元礼作送行辞,祝福他前程似锦,事业顺利。 第一句“诏许辞中禁,慈颜赴北堂。”是指皇帝特别下旨令李元礼担任安西都护(安西指今天的中国西北地区),因此李元礼被封禁,但皇帝表现出了亲切和蔼的态度,与他道别。 第二句“圣朝新孝理,祖席倍辉光。”则是表示唐朝实行了新的孝道制度,李元礼要去实施这一政策,并且他的祖先也曾在这个岗位上有过出色的表现,因此他更应该继承祖先的遗志。 第三、四句“内帛朝偏重,宫衣著更香。淮阴清夜驿,京口渡江航。”则是描写送别时的场景,送别的礼物是内帛(一种高档丝绸),并且李元礼身穿的衣服也非常华丽,轻盈飘逸。送别的地点是紫禁城的北堂,李元礼要经过淮阴和京口渡江。 第五、六句“春隔鸡人昼,秋期燕子凉。”则是表示时间的流逝,春天还能听到鸡叫,秋天则已经凉爽了。 最后两句“赐书夸父老,寿酒乐城隍。看画曾饥渴,追踪恨淼茫。虎头金粟影,神妙独难忘。”则是表示友人之间的情谊,李元礼送给魏征一本书,并且希望他能享受长寿之乐,同时也回忆起二人一同观赏画作的场景,虎头金粟画作的印象尤为深刻。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送许八拾遗归江宁觐省甫昔时尝客游此县…图样志诸篇末诗意赏析

这首诗句出自唐代宰相魏征的《送李元礼赴安西》。整首诗是以送行之意,为友人李元礼作送行辞,祝福他前程似锦,事业顺利。 第…展开
这首诗句出自唐代宰相魏征的《送李元礼赴安西》。整首诗是以送行之意,为友人李元礼作送行辞,祝福他前程似锦,事业顺利。 第一句“诏许辞中禁,慈颜赴北堂。”是指皇帝特别下旨令李元礼担任安西都护(安西指今天的中国西北地区),因此李元礼被封禁,但皇帝表现出了亲切和蔼的态度,与他道别。 第二句“圣朝新孝理,祖席倍辉光。”则是表示唐朝实行了新的孝道制度,李元礼要去实施这一政策,并且他的祖先也曾在这个岗位上有过出色的表现,因此他更应该继承祖先的遗志。 第三、四句“内帛朝偏重,宫衣著更香。淮阴清夜驿,京口渡江航。”则是描写送别时的场景,送别的礼物是内帛(一种高档丝绸),并且李元礼身穿的衣服也非常华丽,轻盈飘逸。送别的地点是紫禁城的北堂,李元礼要经过淮阴和京口渡江。 第五、六句“春隔鸡人昼,秋期燕子凉。”则是表示时间的流逝,春天还能听到鸡叫,秋天则已经凉爽了。 最后两句“赐书夸父老,寿酒乐城隍。看画曾饥渴,追踪恨淼茫。虎头金粟影,神妙独难忘。”则是表示友人之间的情谊,李元礼送给魏征一本书,并且希望他能享受长寿之乐,同时也回忆起二人一同观赏画作的场景,虎头金粟画作的印象尤为深刻。折叠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详情

送许八拾遗归江宁觐省甫昔时尝客游此县…图样志诸篇末原文,送许八拾遗归江宁觐省甫昔时尝客游此县…图样志诸篇末翻译,送许八拾遗归江宁觐省甫昔时尝客游此县…图样志诸篇末赏析,送许八拾遗归江宁觐省甫昔时尝客游此县…图样志诸篇末阅读答案,出自杜甫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17683.html

诗词类别

杜甫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