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
- 鲁国一杯水,难容横海鳞。
仲尼且不敬,况乃寻常人。
白玉换斗粟,黄金买尺薪。
闭门木叶下,始觉秋非春。
闻君向西迁,地即鼎湖邻。
宝镜匣苍藓,丹经埋素尘。
轩后上天时,攀龙遗小臣。
及此留惠爱,庶几风化淳。
鲁缟如白烟,五缣不成束。
临行赠贫交,一尺重山岳。
相国齐晏子,赠行不及言。
托阴当树李,忘忧当树萱。
他日见张禄,绨袍怀旧恩。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主要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和祝愿。第一段描述的是“鲁国一杯水”都容不得“横海鳞”,以此来比喻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难以割舍。其次,即使是孔子这样的大儒也不能抑制对朋友的情感,更何况普通人。 第二段通过“白玉换斗粟”、“黄金买尺薪”等象征性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生活十分贫困。关上门,听到木叶掉落的声音,才知道秋天已经到来了。 第三段描述了作者的朋友即将迁往鼎湖附近的地方。宝镜上已经长满了苍藓,丹经也被埋在素尘里。君臣之间的情谊不会因此而消失。 第四段提到轩辕黄帝时代,有一个小臣攀龙而去。现在作者的朋友也要像他那样离开了,还希望能保留友情,传承风化美德。 第五段中,“鲁缟如白烟,五缣不成束”指的是离别时所穿的鲁国锦缎衣服。即使五缣(衣服的数量单位)都不够成束,也不能割舍他们之间的友情。 最后一段中,作者提到相国齐晏子送行时并没有说什么话,只是“托阴当树李,忘忧当树萱”,以此来表达对朋友的祝愿。希望将来能够重逢,一起怀念过去的美好。
- 背诵
-
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主要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和祝愿。第一段描述的是“鲁国一杯水”都容不得“横海鳞”,以此来比喻朋友之间深厚…展开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主要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和祝愿。第一段描述的是“鲁国一杯水”都容不得“横海鳞”,以此来比喻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难以割舍。其次,即使是孔子这样的大儒也不能抑制对朋友的情感,更何况普通人。 第二段通过“白玉换斗粟”、“黄金买尺薪”等象征性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生活十分贫困。关上门,听到木叶掉落的声音,才知道秋天已经到来了。 第三段描述了作者的朋友即将迁往鼎湖附近的地方。宝镜上已经长满了苍藓,丹经也被埋在素尘里。君臣之间的情谊不会因此而消失。 第四段提到轩辕黄帝时代,有一个小臣攀龙而去。现在作者的朋友也要像他那样离开了,还希望能保留友情,传承风化美德。 第五段中,“鲁缟如白烟,五缣不成束”指的是离别时所穿的鲁国锦缎衣服。即使五缣(衣服的数量单位)都不够成束,也不能割舍他们之间的友情。 最后一段中,作者提到相国齐晏子送行时并没有说什么话,只是“托阴当树李,忘忧当树萱”,以此来表达对朋友的祝愿。希望将来能够重逢,一起怀念过去的美好。折叠 -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李白即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早年在蜀中就学漫游。青年时期,开始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筠的推荐,应诏赴长安,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礼遇。但因权贵不容,不久即遭谗去…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原文,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翻译,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赏析,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阅读答案,出自李白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15412.html
诗词类别
李白的诗词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