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道经·第十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chí ér yíng zhī , bù rú qí yǐ 。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chuāi ér ruì zhī , bù kě cháng bǎo 。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jīn yù mǎn táng , mò zhī néng shǒu 。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fù guì ér jiāo , zì yí qí jiù 。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gōng chéng míng suì shēn tuì , tiān zhī dào yě 。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关键词:老子,道德经

解释翻译[挑错/完善]

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清除杂念而深入观察心灵,能没有瑕疵吗?爱民治国能遵行自然无为的规律吗?感官与外界的对立变化相接触,能宁静吧?明白四达,能不用心机吗?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简单的来说就是告诉贪得无厌的人,要适可而止,这里的“持”的意思就是用手拿着,贪得无厌的人都是手里面已经有很多东西了,还想拿着其他的东西,拿的多的时候,很容易把东西弄到地上,“不如其已”这里面的“已”是止,就是说不如适可而止,总体反应 不要贪得无厌,要适可而止。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这里面有几个解释,第一个解释是实物的,比如说一把刀在锋利无比,也不可能永远保持自己的锋利无比,第二是做人的,就是说人不应该机关算尽、不做好事、这样做的话只是一时之快,过后可能会遭到报应。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可以这样理解。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金玉满堂”的人没有几个人能守得住的,因为金玉满堂的人,大多数都喜欢金玉摆设,但是摆设太多了就太显眼了,即使朋友看了不眼红但是小小传出去是非常快的,就很容易招来盗贼,这里想起了这句话“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富贵而骄,自遗咎”

人富有了有钱有势了,不要骄傲、自大、骄横跋扈,这样会种下恶果的。而有钱了人应该多做善事,为自己多积德行善,然后不骄傲,会使你更富有。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功成名就了,也要懂得身退(这里的身退不是职位的身退,而是自身利益上的身退),不要把功成名就握的太紧,有句话说的好“识时务者为俊杰”,也是顺应,天道之人,顺其自然,这里让我想到了第七章“后其身而身先”但是这里的场合不同,一切顺从天意不要太执着。

这一章着重讲修身的功夫。这里写了六名问话,似乎是把“道”在运用于修身治国方面所做的几条总结,对一般人和统治者提出了概括的要求。本章每句的后半句似乎是疑问,其实疑问本身就是最好的答案。老子要求人们无论是形体还是精神,无论是主观努力还是客观实际,都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但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将精神和形体合一而不偏离,即将肉体生活与精神生活和谐。这样就必须做到心境极其静定、洗清杂念、摒除妄见,懂得自然规律,加深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够“爱民治国”。

[长篇大论]

激流勇退

老子说:“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功成名就激流勇退的人,就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此乃顺应天道之人。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是吴王夫差被范蠡包围时写给范蠡的,听起来让天下有识之士非常伤感,但是其中蕴涵的哲理却非常发人深省,千百年来一幕幕惨剧浮现于眼前。汉高祖刘邦诛杀异姓王;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明太祖朱元璋火烧庆功楼等等不胜枚举。老子在这些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就看到了这一点,“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范蠡就是其中最典型代表,他辅佐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打败吴国称雄诸侯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这里就不再罗嗦了。但是功成名就以后,他一叶扁舟带着西施飘然离去。从此开始经商。今天商人们供奉的“陶朱公”就是范蠡。无论是从政还是经商,范蠡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是功成身退的典范。

从古到今功成身退的人很多,诸如:老子、孙武子、范蠡、张良、刘伯温、刘伯承等等。他们都立下了盖世奇功,但是他们都能够不居功、不自傲、激流勇退。

老子阐述“物极必反”的哲学思想。不仅仅是针对贪官污吏,贪得无厌最终恶报缠身;同样也针对立下奇功的功臣,不能功高震主,要激流勇退,否则照样后果不堪设想。对现代人的启发就是:适可而止、恰到好处的处世哲学。

注释出处[请记住我们 国学梦 www.guoxuemeng.com]

①载营魄抱一:载,用作助语句,相当于夫;营魄,即魂魄;抱一,即合一。一,指道,抱一意为魂魄合而为一,二者合一即合于道。又解释为身体与精神合一。

②专气:专,结聚之意。专气即集气。

③能如婴儿乎:能像婴儿一样吗?

④涤除玄鉴:涤,扫除、清除。玄,奥妙深邃。鉴,镜子。玄鉴即指人心灵深处明澈如镜、深邃灵妙。

⑤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即无为而治。

⑥天门开阖:天门,有多种解释。一说指耳目口鼻等人的感官;一说指兴衰治乱之根源;一说是指自然之理;一说是指人的心神出入即意念和感官的配合等。此处依"感官说"。开阖,即动静、变化和运动。

⑦能为雌:雌,即宁静的意思。

⑧知:通智,指心智、心机。

⑨畜:养育、繁殖。

⑩玄德:玄秘而深邃的德性。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Copyright ©2012-2022 古诗文网-古典文学

本站古典文学内容为整理发布,只是为了宣传让更多读者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