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夫毁山神诗意赏析
-
康熙十五年,余姚有客山行,夜宿山神寺。夜半,有虎跪拜,作人言,乞食,神以神樵夫许之。明晨,客伺于神祠外,果见一樵夫过之,逆谓曰:“子神姓乎?”曰:“然。”因告以夜所闻见,戒勿往。神曰:“吾有母,仰食于樵。一日不樵,母且饥。死生命也,吾何畏哉?”遂去不顾,客随而觇之。樵甫采樵,虎突出从竹间。樵手搏数合,持虎尾盘旋久之。虎不胜愤,乃震哮一跃,负痛遁去,樵逐而杀之。客逆劳之。樵曰:“感君高义,盍导我至庙中。”既至,大诟死虎斥神曰:“今竟如何?”遂碎其土偶。
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康熙十五年余姚山神寺的真实故事。一位旅行者夜宿在山神寺时,听到有虎来拜访神明并请求食物。神樵夫同意提供食物帮助虎。第二天早上,旅行者询问前晚的情况,并叮嘱神樵夫不要去接触虎。但是,神樵夫告诉旅行者,他需要采集木柴,否则他的母亲会饥饿而死。在采集木柴期间,一只虎突然出现并袭击神樵夫。神樵夫与虎展开了搏斗,最终击败了虎并杀死了它。旅行者随后陪护神樵夫回到寺庙,并对神樵夫所做的事表示钦佩,但是因为碎掉土像而批评了山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示了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表达了人应该尊重自然界,并在必要时勇敢地面对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essay/99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