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史宦官传序诗意赏析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 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可恃也。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而忠臣、硕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虽有圣智,不能与谋。谋之而不可为,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则俱伤而两败。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以为资而起,至抉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非一世也。 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而祸斯及矣。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之事是已。故曰“深于女祸者”,谓此也。可不戒哉?
这首诗词所讲述的是宦官对于封建王朝的危害。诗中认为,自古以来,宦官通常是导致国家混乱和灭亡的罪魁祸首,而女色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宦官通过接近皇帝,赢得其信任并把持政治大权,同时排斥忠臣良将,使皇帝变得孤立无援。 由于宦官与皇帝的关系非常密切,他们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并掌握了皇帝的喜怒哀乐,甚至干预国家大事。如果皇帝意识到宦官的危险,并且试图摆脱其影响,往往会引发更多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加剧危机。最终,宦官可能会导致国家的灭亡,或者在统治者失去权力之后,成为反动派的资本。 总之,这首诗词是在告诫皇帝要时刻警惕宦官的危险,保持清醒头脑,以避免国家的灾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essay/99511.html

热门名句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