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诗意赏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些诗词摘自《论语》,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包含了他们对于人生、道德、社会等方面的思考和建议。 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说:只有既学习又经常巩固练习,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并且感到快乐和满足。这里的“说”可以理解为满足、愉悦。 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示见到来自远方的朋友是非常开心的事情。 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指出一个真正的君子即使不被人了解或者被误解也不会发怒。 曾子在接下来的台词中提到了他的日常反思,目的是检查自己是否做到了忠诚、信用和勤奋。 第四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表示通过回顾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可以发现新的问题和领悟新的道理,从而成为别人的良师益友。 第五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了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仅仅停留在学习的表面,就无法理解知识的实质;如果仅仅停留在思考的阶段,就可能陷入错误的结论和迷茫。 第六句:“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孔子教育自己的女儿,告诉她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同样重要,这才算是真正的知识。 第七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是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自己也应该努力去做到;看到别人身上的缺点和错误,也应该反思自己是否有类似问题,并加以改进。 第八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表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从他人身上学到一些东西,既要发掘别人的长处,也要找出别人的不足,并据此完善自己。 曾子在接下来的台词中提到了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品质:弘毅、任重道远、仁心。 第九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意思是只有在经历过严冬的考验后,才能真正认识松柏树的坚韧不拔和长久不衰。 最后一句:“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表示要用“恕”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即对别人要像对待自己一样宽容,避免伤害和冲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essay/99294.html

热门名句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