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犀行诗意赏析
-
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自古虽有厌胜法, 天生江水向东流。蜀人矜夸一千载,泛溢不近张仪楼。 今年灌口损户口,此事或恐为神羞。终藉堤防出众力, 高拥木石当清秋。先王作法皆正道,鬼怪何得参人谋。 嗟尔三犀不经济,缺讹只与长川逝。但见元气常调和, 自免洪涛恣凋瘵。安得壮士提天纲,再平水土犀奔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主要讲述了蜀地太守在秦朝时期刻下“三犀牛”的故事。诗中描绘了一个波涛汹涌的江水向东流的场景,并以此来比喻历史的不可逆转和时代的变迁。蜀人自夸过去的辉煌,但现在已经没落,灌口损失户口,可能会受到惩罚。然而,只要众人齐心协力,筑堤防洪,高举木石,就能够度过危机,迎接清秋。诗中也提到,先王制定的法律都是正道,不可能受到鬼怪干扰。最后,诗人呼吁壮士们挺起天纲,平息水土犀奔茫,为国家的安定和繁荣尽一己之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essay/90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