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长安崔少府叔封游终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泉见寄诗意赏析
-
河伯见海若,傲然夸秋水。 小物昧远图,宁知通方士。 多君紫霄意,独往苍山里。 地古寒云深,岩高长风起。 初登翠微岭,复憩金沙泉。 践苔朝霜滑,弄波夕月圆。 饮彼石下流,结萝宿溪烟。 鼎湖梦渌水,龙驾空茫然。 早行子午关,却登山路远。 拂琴听霜猿,灭烛乃星饭。 人烟无明异,鸟道绝往返。 攀崖倒青天,下视白日晚。 既过石门隐,还唱石潭歌。 涉雪搴紫芳,濯缨想清波。 此人不可见,此地君自过。 为余谢风泉,其如幽意何。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游山玩水的场景,诗人沿着山路前行,经过高山峻岭、溪流石坝等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美丽。诗中借助环境变化,表达出了对清幽、宁静、自在的向往和追求。 第一联写的是河伯见海神之后,他也有一番的自豪和夸耀。而小物昧远图,宁知通方士则表现了物质的贫乏不能理解更远大的事物,只有懂得方术的士人才能看到更多的东西。 第二联中,独往苍山里表现了诗人个性的独立与不羁,而地古寒云深,则是对古老、险峻的山林的描述。 第三联中,翠微岭和金沙泉都是具有浓郁自然风情的景点。践苔朝霜滑,弄波夕月圆表现出诗人在这些场所中的欢畅和自由。 第四联描述了饮石下流并结萝宿溪烟的情景,展现了诗人的旅途和渴求自由的心情。鼎湖梦渌水和龙驾空茫然则表现了诗人对古代传说的向往。 第五联出现了子午关,灭烛乃星饭等情节,描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点滴细节和感受。 第六联写的是攀崖倒青天,下视白日晚,描绘了壮阔的山峰和自然景观,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敬仰之情。 第七联和第八联都在墨笔山、石潭等地停留,表达了诗人对这些神秘场所的探索和游历,并且通过“此人不可见,此地君自过”的结尾,表明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自我寻求的态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essay/89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