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乘如禅师萧居士嵩丘兰若诗意赏析
-
无著天亲弟与兄,嵩丘兰若一峰晴。 食随鸣磬巢乌下,行踏空林落叶声。 迸水定侵香案湿,雨花应共石床平。 深洞长松何所有,俨然天竺古先生。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禅宗僧人的修行生活。他与天空无关,与世间事物无关,只专注于内心的精神修行。 第一句“无著天亲弟与兄”,指的是禅宗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无著”和“如来”。无著指的是没有执着于任何事物,不被任何欲望所缠绕,达到超脱的境界;如来则是佛陀的称号,代表着智慧、自由和完美的境界。这里“天亲弟与兄”可能指的是无著和如来之间的关系。 第二句“嵩丘兰若一峰晴”,描述了僧人所处的环境。嵩丘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山峰,在道教和儒家学说中都有很高的地位。兰若则是指寺庙或者修行场所,一峰晴则暗示着天气晴朗,意味着心情明朗、清净。 第三句“食随鸣磬巢乌下”,表明僧人在这里的生活十分简朴。鸣磬是禅宗常用的道具,鸣磬的声音可以提醒修行者,带领他们进入禅定状态。巢乌指的是住在寺庙中的乌鸦。 第四句“行踏空林落叶声”,暗示着僧人在这里的生活很宁静。步行于空旷的林中,能够听到落叶的沙沙声,这种安详的气氛对于禅修非常有益。 最后两句“迸水定侵香案湿,雨花应共石床平。深洞长松何所有,俨然天竺古先生。”则描述了景物的美好和僧人与自然、与神明的交流。迸水和雨花都是自然界的景象,表现出无常和变化。香案和石床是修行场所的物品,香案上的香被水浸湿,显示出时间以及事物的流转和变化;而石床上则有雨水留下的痕迹,意味着僧人已经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最后一句“深洞长松何所有,俨然天竺古先生”则暗示着僧人精神上的高度境界,使他与印度天竺的古代先贤有相通的感受和境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essay/87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