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路石妇诗意赏析

道傍一石妇,无记复无铭。传是此乡女,为妇孝且贞。 十五嫁邑人,十六夫征行。夫行二十载,妇独守孤茕。 其夫有父母,老病不安宁。其妇执妇道,一一如礼经。 晨昏问起居,恭顺发心诚。药饵自调节,膳羞必甘馨。 夫行竟不归,妇德转光明。后人高其节,刻石像妇形。 俨然整衣巾,若立在闺庭。似见舅姑礼,如闻环珮声。 至今为妇者,见此孝心生。不比山头石,空有望夫名。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古代妇女的孝道和贞节。她是本地村庄的女子,没有姓名和铭记,但传说她是一个勤恳孝顺、纯洁贞操的好女人。她在十五岁时嫁给了当地的年轻男子,但很快她的丈夫就被征兵入伍了,二十年后他也没有回来,留下她独自守寡。 尽管她的丈夫不在身边,她仍坚持遵守妇女的礼节和传统,每天早晚关心询问家人的起居健康,尽力调制药饵,烹调美味膳食。在处理日常生活事务的同时,她保持了高度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深得邻里乡亲的敬重和赞誉。 在她死后,村里的人们把她塑造成一尊石像,供后人效仿和景仰。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理解到古代中国社会对孝道和贞节的重视,以及妇女在家庭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essay/63228.html

热门名句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